急性共同性斜视为发病较突然的双眼视轴不平行,眼位偏斜,伴有复视,斜视角在各方向都相等,无眼外肌麻痹及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恒定性斜视。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好发于5岁以后或年长儿童,突然发生间歇性内斜视或恒定性内斜视,伴有复视,复视为同侧水平性,复像距离在各方面相等,眼球运动正常。有一定的双眼视。急性共同性外斜视比较罕见,多发生于幼年,成年人较少见,常继发于脑部疾患。
可能与融合功能失调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1.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1)发病突然,先有复视,后发生内斜,或二者同时发生。
(2)复视为同侧水平性,各方向距离相等。复像距离看远大、看近小,有的至眼前一定距离复像消失,复视在主觉上多能耐受。
(3)斜视可表现为内隐斜、间歇性内斜视或恒定性内斜视,内斜视度10~45△。
(4)眼球运动各方向均好,无眼外肌麻痹体征。
(5)具有一定的双眼视功能,大部分有同时视及一定范围的融合力,约有一半病人有立体视,最好者可达30″。
(6)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2.急性共同性外斜视
急性共同性外斜视比较罕见,多发生于幼年。常继发于脑部疾患,其特征包括以下内容:
(1)突然感觉复视和外斜视 斜视度在15~40△,呈恒定性。
(2)辐辏功能不足 但双眼水平同向运动正常。
(3)双眼视功能正常 有明显交叉复视。
(4)眼电图(EOG)检查 显示平衡跟踪冲动化。
(5)有时可有双眼上下同向运动障碍 可出现瞳孔异常和眼球震颤。
(6)可有脑肿瘤切除术史 外伤施行的开颅术史,蝮蛇咬伤,糖尿病引起的脑病及脑血管障碍等病史。
无特殊实验室检查。应进行头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排除脑部疾患,明确病因。
诊断标准
1.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对于年龄较大能叙述复视症状的儿童,成年人或老年人的间歇性复视并伴有恒定性内斜者,应仔细检查各方向的复像距离以及眼球运动情况,用同视机检查双眼单视功能和神经系统检查以排除脑部疾患,如具备上述特征即可诊断为本征,但应与展神经麻痹,辐辏痉挛进行鉴别。
2.急性共同性外斜视
常继发于脑部病变,根据临床特征和神经系统检查进行诊断,但应与辐辏麻痹,辐辏功能不足进行鉴别。
1.急性共同性内斜视应与展神经麻痹、辐辏痉挛进行鉴别。
2.急性共同性外斜视应与辐辏麻痹、辐辏功能不足进行鉴别。
1.保守治疗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主要因复视及内斜而就诊。应该常规神经科会诊除外神经系统疾患。如内斜度较小,复视干扰不大者可以观察,或先采取保守治疗,用最低度的三棱镜底向外,分别戴于双眼以中和复视。如果是因融合功能暂时遭到破坏,由本来的内隐斜变成内斜视者,经过一段时间后,内斜视和复视可以消失,因此也可以观察,并保守治疗半年至1年。如内斜度数较大,待症状稳定后(以6个月以上为好),可采取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手术定量与方法和普通斜视相同,可行双眼内直肌后退或单眼内直肌后退加外直肌缩短术,但在手术过程中应用Maddox杆加三棱镜反复调整手术量,直至复视消失。最好是看近保留少量外隐斜,看远保留少量内隐科,这样比较符合生理状况,如术前融合功能较差,需经同视机进行融合训练,融合力达10△以上时再手术,这样术后消除复视的效果更为可靠。根据病情的程度,有的病例术后仍有复视,所以术前应作牵拉试验或三棱镜消除复视试验等,以预测术后复视的情况,如果术前牵拉试验复视消失,则术后效果较为可靠。
因本病具有一定程度的双眼视功能,预后一般较好,术后复视可以消失,并可取得一定程度的立体视。
美特网 » 急性共同性斜视_Ji Xing Gong Tong Xing Xie Shi
免责声明:本文由小医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