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NBTE)曾被称为“恶病质性心内膜炎”或“消耗性心内膜炎”。因为本病常与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种疾病有关。本病多见于中老年,≥50岁者占79.2%,但也可见于任何年龄组。
病因尚未阐明。Gross等认为风湿性瓣膜病是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病因。Allen和Sirota则认为变态反应和维生素C缺乏是本病的易发因素。Williams认为变态反应和循环免疫复合物是瓣膜损害的免疫学基础。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50岁者占79.2%,但可见于任何年龄组。本病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
1.心脏杂音
听诊对诊断本病帮助不大,因仅1/3病例可出现心脏杂音。心脏杂音多位于胸骨下缘,偶向心尖传导,杂音性质柔和。
2.栓塞
半数病例可发生栓塞症状,如脑栓塞可出现偏瘫,冠脉栓塞可引起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肾动脉栓塞可产生肾绞痛等。但由于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较小,因而栓子微小,故极少引起大动脉和中等动脉栓塞,多为小动脉栓塞,故多数病例虽有栓塞而无症状。因此不少病例生前未能诊断。
1.实验室检查
DIC实验室检测结果阳性,以及进行多次血培养为阴性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2.辅助检查
超声心动图可能发现NBTE的较大赘生物,对诊断颇有帮助,但多数病例由于赘生物太小而难以检出。此外,虽有报告111铟血小板标记显像、99锝亚锡焦磷酸盐、67镓柠檬酸盐等核素显像对诊断的价值,但尚待评估。CT和心脏门电路磁共振显像的诊断价值尚待研究。
下列情况可考虑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
1.已知可发生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的疾病。
2.心脏出现杂音或新杂音或原有杂音发生变化。
3.有多发性栓塞。
此外,静脉血栓症DIC实验室诊断以及多次血培养阴性,均有助于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若UCG发现赘生物则更有利于诊断。
本病应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Loffer心内膜炎、Libman-Sacks心内膜炎等疾病相鉴别。
栓塞:因为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的非细菌性赘生物较脆,病变也表浅,一旦脱落可产生动脉栓塞。如脑栓塞可出现偏瘫;冠状动脉栓塞可引起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肾动脉栓塞可产生肾绞痛等。但由于本病中非细菌性赘生物的较小,所形成的血栓也较小使多数病例虽有血栓但无明显临床症状,造成生前漏诊。
1.治疗原发病
本病的发生与肿瘤、DIC有关,因此关键在于治疗原发病。
2.抗凝治疗
静脉注射肝素,阻止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在瓣膜上沉积和聚集,对防止血栓发生有一定疗效。华法林无效。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潘生丁)和磺吡酮(苯磺唑酮)等的治疗价值尚待进一步研究。
积极预防和治疗原发疾病。对年老体弱、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病的患者要仔细临床观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美特网 » 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_Fei Xi Jun Xing Xue Shuan Xing Xin Nei Mo Yan
免责声明:本文由小医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