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蘑菇哪些有毒 ​云南省野生菌中毒预警公告

【美食】发布于03-04 阅0

现在正好是云南野生[野生是一个词组,意思是动植物在野外自然生长而非经人工驯养或培植。]菌丰收的季节,每年在云南都会出现食用野生菌中毒[机体过量或大量接触化学毒物,引发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而发生疾病或死亡者,称中毒。]的情况,那么在云南有哪些蘑菇野生菌是有毒[有毒,网络流行词汇,该词的含义并不单一,一方面类似于常见的一个网络词“魔性”的意思,形容事物带来某种精神污染的魔力,让人就像中毒了一样变得魔幻、上瘾。]的呢?怎么去分辨呢?其实建议不熟悉的人还是不要随便吃。

云南省[云南简称“云”或“滇”,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横贯南部。]野生菌中毒预警公告

随着气温升高、雨季来临,我省野生菌进入上市高峰。目前,已发生多起农村居民自采自食野生菌中毒和死亡事件。为防范和减少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发布如下预警公告:

一、广大群众要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不随意采摘、购买、食用不熟悉、难辨别的野生菌。头上带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鞋的鹅膏菌[鹅膏菌(Amanita)是真菌界、担子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鹅膏菌科、鹅膏菌属中一类真菌的总称,是有毒的大型真菌中较特殊、较有价值的一个世界性广布大属,其物种多样性是非常丰富的。](俗称白罗伞、白毒伞等)、亚稀褶红菇(俗称火炭菌)是剧毒野生菌,致死率极高,要坚决不采不食。云南省常见有毒野生菌可以在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查询。

二、食用野生菌要避免多种类混杂,烹饪加工时一定要烧熟煮透,严禁生吃、凉拌,不要同时饮酒。

三、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烦躁不安是指情绪异常,患者自觉心烦,或烦躁而有闷热的感觉、心神不定。]、幻觉等症状,应第一时间就医。

四、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组织好宣传预警、监测报告、流行病学调查、应急救治等各项工作。各级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的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卫生机构的总称。]要开通“绿色通道”,首诊医疗机构要第一时间救治,对误食鹅膏菌、亚稀褶红菇等剧毒野生菌中毒患者及危重病人,要及时直接转至有救治能力的**综合医院,争取救治黄金时间。

云南蘑菇哪些有毒

大鹿花菌、赭红拟口蘑、白毒鹅膏菌、毒鹅膏菌、毒蝇鹅膏菌、细环柄菇、大青祤伞、细褐鳞蘑菇、毛头鬼伞、半卵形斑褶菇、 毒粉褶菌 、介味滑锈伞 、粪锈伞 、美丽粘草菇又名美丽小包脚菇 、毛头乳菇 、臭黄菇 、白黄粘盖牛肝菌[牛肝菌类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其中除少数品种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种均可食用。] 、粉红枝瑚菌

其实有毒蘑菇还有很多,大家可以看看下面的注意事项就可以避免一些。

加工食用野生菌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1.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鞋(菌托)的菌子[菌子,又名蘑菇。]多有毒,尽量不吃!

2.不易识别的菌子不要吃!

亚稀褶红菇,俗称“火炭菌,是我省中毒最严重的毒菌品种,历年来已造成多人中毒、多人死亡事件,而外形极为相似的密褶红菇、稀褶红菇却是食用菌,一般人很难区分,需要专业人员结合显微镜及分子生物学鉴定手段才能进行准确鉴别,建议这类菌子最好不要食用。

你会听说有人吃鸡枞中毒,鸡枞是无毒的,是因为误食了形态类似鸡枞的毒菌,如剧毒的灰花纹鹅膏菌、假褐云斑鹅膏菌形态和鸡枞很相似,因此采食鸡枞要特别小心。

3.最好不要吃杂菌!

杂菌不易识别,如果同时误食几种毒菌,对身体的危害程度会更大,医疗救治也更困难。

4.不要轻易相信所谓的“民间方法去分辨菌子是否有毒!

以色彩、有无汁或断面是否变色、是否生蛆或生虫来判断菌子是否有毒的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

5.菌子一定要煮熟炒透!

我们云南人最爱吃的见手青等牛肝菌未煮熟炒透会中毒,可能出现“小人国幻觉。

6.吃菌子最好不饮酒!

酒精可促进毒素吸收,也可能与菌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毒素。

7.吃菌子中毒必须立即就医

凡是在吃过菌子后,有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或其他不适者,都应立即就医。同餐进食者不论症状轻重,均应立刻到附近的医院进行观察诊治。

出来旅游最重要的是心情,而且要注意带好口罩,关注自己的行程码和健康码,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游玩。看了云南蘑菇哪些有毒 ​云南省野生菌中毒预警公告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信息可以看我们的网站里面其他文章,由于文章的篇幅有限可能无法给大家完全解析云南蘑菇哪些有毒 ​云南省野生菌中毒预警公告这文章的内容,但是我们后续会不断推出更好地文章给大家

标签: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