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案例高中(作文典型案例)

【作文材料】

心理学家实验发现,几个人一起拉绳子时,平均拉力要比一个人单独拉时的拉力小;六个人一起喊叫发出的喧闹声,没有一个人尽全力发出的喧闹声的三倍大。

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也普遍存在,对此你怎么看?


审题:

抓类型:现象类 思辨类

抓矛盾:

1) 几个人拉绳子的平均拉力<一个人单独拉的拉力

2) 六个人一起喊叫发出的喧闹声<一个人尽全力发出的喧闹声的三倍

抓实质:群体懈怠

抓思辨:1)群体当中个别人偶尔的懈怠难以避免2)群体当中的突出个人要注意方式、方法3)群体尽管存在懈怠的情况,很多时候,依然需要群体

亮观点:《破心中贼难》《个体为何减少努力》

思路梳理

1 引材料:

现象引——寓言中有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生活中有“搭便车”的侥幸者,蹭资源的躺平者……

事例引——“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名言引——“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2 下定义:何为群体惰化?

法国心理学家林格尔曼:群体力量的总数低于单个力量叠加的总和,群体中的个体减少努力,即“出工不出力”。

3 归因分析:为何会存在群体惰化的现象?

1) 在群体任务中,评价的好坏由群体承担,而非个体。个人无需单独承担责任,也没有单独评价,群体成员的责任感被分散了

2)群体中的个人往往容易产生依赖心理,从而催生出懒惰的心理。

3) 出于利己心态,想要尽可能地保存自己的体力(资源),消耗团队中他者的体力(资源)。

4) 出于侥幸心理,觉得自己哪怕不出力也未必会影响事情的结果,或是被他人揪出来。

5) 出于计较心态,不愿意付出的气力比他人多,于是对自身的实力有所保留。

6) 出于“浑水摸鱼”心态,习惯了依靠团体的惯性前进,整个人状态偏松弛、偏懒惰。

7) 当个体出力的情况无法被客观测量,被个体绩效,会打消个体积极性。

8)“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群体中的个体过于突出,有可能出头鸟被枪打

4 危害分析:

1) 影响完成效率,阻碍结果达成。

2) 形成计较心理,破坏人际和谐。

3) 形成摸鱼偷懒的习惯,浪费资源。

4) 形成不良社会风气,破坏团结上进之风

5思辨:

1)群体当中个别人偶尔的懈怠难以避免

2)群体当中的突出个人要注意方式、方法

3)群体尽管存在懈怠的情况,很多时候,依然需要群体

6 如何做?

1) 一个团队中,成员要发挥“比较优势”,各司其职。

2) 找到一个优质集体。

3) 确立激励策略,使个体业绩可识别化,确立奖罚分明、责任到人的监督机制。

4)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

5)团队成员要有责任感

标签:

猜你喜欢

  • 早餐美好心语(美好的一天从早餐开始)
  • 2023年跨年文案
  • 发夕阳的朋友圈文案(精选24句)
  • 高情商拍一拍文案(精选68句)
  • 朋友聚餐高情商文案(精选46句)
  • 积极向上生活的文案(精选49句)
  • 适合发朋友圈的酒店文案(精选20句)
  • 岁月沧桑的文案(精选61句)
  • 配雪景的唯美文案(精选78句)
  • 还钱文案(精选69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