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有什么变化

今天旅行猫给各位分享地质中的潜山是什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潜山有什么变化(潜山最近几年的变化)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我们开始吧!

潜山有什么变化

主要是多了很多彩灯 我每天放学回家 心情比以前好多了 一中没变化 然后县**要做大楼了 恩 你给我点分数吧 都是老乡 呵呵呵

什么叫油田潜山,好多待开发的油藏都叫潜山?谢谢谢啊

先给您解释一下“潜山”。
在地质历史的某一时期,地壳运动使某一区域抬升,因而受到强烈的风化、剥蚀破坏,坚硬致密的岩层抗风化能力强,形成了较大的突起地形,而抗风化能力较弱的岩层,形成凹地,因此形成了高山、丘陵、平原等古地貌景观。后来,该区域随着地壳运动重新下降,开始接受新的沉积物的掩埋,随着时间的增加,上面所说的一系列地形地貌越埋越深,特别是对于突起地形,地质学上称之为“潜伏剥蚀突起”或“潜伏剥蚀构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潜山”。
这种古地形突起由于遭受多种地质营力的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破碎带、溶蚀带,具有良好的储集空间,当其上被比较致密,渗透性差的地层覆盖时,就形成了有利于油气聚集的“潜山油气藏”。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潜山油气藏被更多地发现,而且储量丰富,前景广阔,所以潜山油气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什么是饱和油藏

“饱和油藏”一般是指“饱和气的油藏”,是天然气被油藏吸收溶解,成为油容器的过程。 石油中饱和了天然气的油藏。此时,油藏中的石油达到了在原始地层压力下所能溶解天然气量的极限,压力稍一降低,就会有天然气析出。当油藏中天然气量超过石油的溶解能力时,将形成带气顶的饱和油藏。 扩展资料: 饱和油藏--天然气的聚集 天然气的聚集可以是单独进行,也可以与石油一起聚集,要形成天然气的聚集必须有两项基本条件一一溶解气的离析和良好的圈闭。 溶解气的离析,因为水溶气和油溶气是气体运移的重要形式。所以,要产生天然气的聚集就必须具备水一气分离和油一气分离的地质、物理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饱和油藏

什么叫油田潜山,好多待开发的油藏都叫潜山?谢谢谢啊

先给您解释一下“潜山”。
在地质历史的某一时期,地壳运动使某一区域抬升,因而受到强烈的风化、剥蚀破坏,坚硬致密的岩层抗风化能力强,形成了较大的突起地形,而抗风化能力较弱的岩层,形成凹地,因此形成了高山、丘陵、平原等古地貌景观。后来,该区域随着地壳运动重新下降,开始接受新的沉积物的掩埋,随着时间的增加,上面所说的一系列地形地貌越埋越深,特别是对于突起地形,地质学上称之为“潜伏剥蚀突起”或“潜伏剥蚀构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潜山”。
这种古地形突起由于遭受多种地质营力的长期风化、剥蚀,形成了破碎带、溶蚀带,具有良好的储集空间,当其上被比较致密,渗透性差的地层覆盖时,就形成了有利于油气聚集的“潜山油气藏”。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潜山油气藏被更多地发现,而且储量丰富,前景广阔,所以潜山油气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基岩潜山的储层类型

储层的分类原则有很多,依据基岩潜山储层所在储油气圈闭的成因、形态及储集层特征等,可将基岩潜山储层的类型划分为3个亚类。 (一)残丘型基岩潜山储层 即形成的油气圈闭是残丘圈闭。前古近系和新近系基岩随地壳的抬升长期暴露地表,经历了长期风化剥蚀;由于岩性、气候和地表水活动的不同,会造成出露的潜山差异风化,形成地形上的残存凸起,即残丘型潜山(地貌潜山)。残丘型潜山形成以后,于古近纪被埋藏,进而形成了如今的潜山全貌。根据组成残丘圈闭的储层岩性及时代不同又可分为3种。 1.残丘型太古宇变质岩储层 储层为变质岩系,即由太古宇形成的残丘型潜山,储集空间主要是裂缝,其次是溶蚀孔洞与微孔隙。这类储层主要分布在王庄油田、滨南地区的滨233含油圈闭及单家寺的单古2含油圈闭、郑29含气圈闭、单66含油圈闭等。 2.残丘型下古生界灰岩储层 储层是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储集空间是孔隙、裂缝与溶洞,属风化壳淋滤带。在剥蚀面以下100m储集性能往往变差。如分布在平方王古近系潜山披覆构造带的滨188和滨78寒武、奥陶系含油圈闭内的储层。 3.残丘型中生界砂岩储层 如垦利潜山,其储层是中生界上侏罗统,在古近纪为湖中岛,后沙三段灰色泥岩覆盖其上,形成丘圈闭。储层为上侏罗统风化面附近的一组渗透性含砾砂岩。 (二)断块型基岩潜山储层 前古近系和新近系总体为单斜构造,后期被断层复杂化,也可以说水平岩层或垂直岩层由于断裂作用使断块产生掀斜所致。胜利油区的断块山大部分为多层结构,据储层类型及层位,又可分为4种。 1.断块型中生界碎屑岩储层 储层由中生界砂、砾岩组成;盖层通常由古近系非渗透性砂、砾岩或沙三段泥岩组成。其典型实例是义北油田的大部分中生界油藏、孤南油田孤南2块的孤南2-10、孤南2-11等中生界油藏;桩西油田、埕岛油田的中生界含油圈闭也属于此种类型。 2.断块型上古生界碎屑岩储层 组成上古生界断块山圈闭的储层是太原组与山西组细粒石英砂岩及白云质砂岩,因后期次生成岩作用强烈,石英次生加大和镶嵌结构比较普遍,因此砂岩致密坚硬,储集物性较差。组成圈闭的盖层是上古生界剥蚀面以上的古近系沙河街组—孔店组泥岩;局部盖层则是上古生界泥质岩;侧向封堵层通常由孔店组组成。典型实例是义和庄油田991潜山的石炭-二叠系油藏,大王庄油田的上古生界含油圈闭或区块。 3.断块型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 储层是寒武—奥陶系石灰岩的风化壳淋滤带,储集空间类型繁多,可归纳为裂缝、溶洞、孔隙3大类,非均质性强烈。组成圈闭的盖层多数为上石炭统本溪组底部泥岩,有的则由沙四段—孔店组非渗透性砂砾岩或东营组泥岩作盖层。侧向封堵层通常是由石炭系、中下侏罗统及沙三段泥岩等组成。典型实例分布在义和庄、套尔河、垦利油田的下古生界、平南油田、埕岛油田等。此外,孤岛油田孤古4奥陶系含油圈闭、罗家油田罗古2含油圈闭、沾4潜山义古15下古生界含油圈闭的储层亦属于此种类型。 上述的多层结构潜山圈闭,例如991潜山、垦利潜山等,往往具有多种类型的储层,既有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和上古生界碎屑岩,还有中生界碎屑岩储层。 4.断块型下古生界潜山内幕储层 储层并非是风化壳淋滤带,而是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在断层的侧向溶蚀及断层张裂作用下形成的储集空间。其典型实例是义和庄古近系潜山披覆构造带的沾4潜山、义古79寒武系石灰岩储层。 (三)断褶山型基岩潜山储层 在褶皱基础上形成的古潜山又被断层切割而复杂化形成断褶山。此类储层在胜利油区内分布局限,比较肯定的是沾化凹陷的桩西潜山储层及车镇凹陷的富台潜山储层。前者储集空间主要为构造裂缝与古岩溶带,后者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二者都存在储层非均质性强的特点。

潜山型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的描述方法

(一)储集性碳酸盐岩地质描述概论 储层描述的目的是搞清储集空间类型、结构、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及原油开采过程中的**渗流特点,为提高油气采收率提供必要的地质参数。其中裂缝和溶洞是潜山型碳酸盐岩储层描述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裂缝-溶洞系统的形成机理做出合理的解释,由此可以对裂缝-溶洞几何形态和分布进行可能的预测。 (2)确定基质和裂缝-溶洞系统的岩石物性参数,预测基质和裂缝-溶洞系统的空间分布或因环境参数(深度、孔隙压力的衰减、流动方向等)改变而引起的不同部位储集参数的变化。 (3)评价基质和裂缝-溶洞系统的相互关系,确定油气水渗流特征。 (4)在裂缝-溶洞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储层分类评价。 (二)潜山型碳酸盐岩储集空间一般地质研究方法 对潜山型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的地球物理、试井等评价方法将作专门介绍,这里介绍野外、岩心、录井等裂缝-溶洞的识别和描述,并介绍它们的成因判别及其渗流特征等分析。 1.裂缝溶洞的识别和描述 碳酸盐岩裂缝-溶洞的识别和描述方法主要有:岩心观察、地质录井、实验测试、开发动态监测、野外地质调查等,需要综合各方面参数判断出裂缝-溶洞的发育特征。 (1)岩心观察:钻井取心是了解裂缝-溶洞特征的最直接方法。岩心描述内容:裂缝宽度、裂缝壁的结构、溶蚀程度、充填情况(充填物成分、结晶程度),需要统计裂缝、溶洞的密度、组合情况、切割情况以及测量裂缝的产状和含油性等。 但是钻井取心毕竟数量少,不能了解裂缝在空间上的延伸情况,特别是张性裂缝段的取心收获率低,会漏失许多资料。所以岩心观察只能作为验证其他裂缝识别及监测方法的证据。 (2)地质录井:地质录井包括岩屑录井、泥浆录井、钻时录井及钻具放空等,根据录井资料可以定性地判断裂缝-溶洞的发育程度。 裂缝-溶洞一般充填有方解石、白云石或其他矿物,根据这些矿物的多少和结晶程度,可以判断储集空间发育程度。透明自形晶方解石、环带状和葡萄状方解石为张性裂缝或开启溶洞充填物,而半透明或不透明他形晶方解石或白云石表明裂缝被全充填,无有效储集空间。 在钻井过程中钻具放空及泥浆漏失,井径异常扩大,均反映裂缝、溶洞的存在。裂缝-溶洞都是沿断裂分布,根据溶洞率及泥浆漏失情况,还可以判断断层、裂缝的发育情况。 裂缝-溶洞发育段岩石破碎,钻进速度快、钻时低。如果钻遇致密层,钻时增高。 (3)岩心分析测试:这是裂缝-溶洞的微观特征研究,包括微裂缝的宽度、充填情况及充填物的成分和结构等。分析项目有岩心揭片、岩矿薄片、铸体薄片、荧光薄片、扫描电镜、包裹体和压汞分析等。 (4)野外地质调查和类比研究:碳酸盐岩裂缝-溶洞分布极不均一,要了解整个基岩油藏储集空间的分布规律,只靠几口取心井是不够的,选择地质条件相似的露头或矿山坑道进行野外调查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模拟对比,可以了解各级裂缝-溶洞的分布特点,特别是大型裂缝-溶洞的空间分布。在任丘潜山发现初期,地质工作者就对冀中坳陷周边的燕山、太行山(特别是河北满城县西柏山)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对基岩潜山的地层、岩性、构造和裂缝-溶洞的分布建立了概念模型。 2.裂缝-溶洞的描述内容 (1)单条裂缝特征:利用全直径岩心描述裂缝的产状、形态、充填情况和力学性质。如果有定向取心可直接描述裂缝的真产状,非定向取心可描述裂缝产状和地层产状的关系,再换算出裂缝的真实产状。裂缝的形态主要包括长度、宽度、开度及纵向连通情况。裂缝充填情况包括充填程度、充填物成分、结晶程度、晶体方向与裂缝壁的关系。裂缝力学性质是指根据裂缝产状、裂缝面结构、擦痕、矿物等,区分张性裂缝和剪切裂缝,其鉴别特征见表3-11。 表3-11 裂缝力学特征表 (2)裂缝组系描述:凡是产状一致、相互平行、力学性质一致的裂缝属于同一组裂缝,呈共轭剪切缝及共生张性裂缝为同一裂缝系统。 根据裂缝的交切关系判断不同组系的裂缝形成的序次,被切割位移的组系为早期缝。另外,根据裂缝充填物的世代和包裹体性质,判断裂缝形成时间的早晚。 (3)裂缝发育程度的定量描述:描述裂缝的定量参数有裂缝密度、裂缝间距、裂缝指数和岩块尺寸。裂缝密度包括面密度和线密度,面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裂缝总长度(m/m2),线密度为沿某个方向单位长度遇到的裂缝条数(条数/m)。裂缝间距为裂缝之间的平均距离。裂缝指数为岩层厚度和裂缝间距的比值,在某一构造部位为一常数,根据裂缝指数和岩层厚度可求出裂缝间距。岩块尺寸是指裂缝在三维空间切割的岩块的大小。 (4)裂缝的分类:根据裂缝的成因可分为构造缝和非构造缝。非构造缝包括由沉积作用形成的层理缝、层面缝、砾间缝等;由成岩作用形成的收缩缝、压溶缝、压裂缝及晶间缝等;以及人工诱发缝。 根据构造裂缝的力学性质分为剪切缝和拉张缝。 根据裂缝的产状可划分为高角度(>60°)缝,低角度(<30°)缝。 根据裂缝产状和地层产状的关系,可分为走向缝、倾向缝和顺层缝。 (5)裂缝分布规律研究:根据岩心统计和测井综合解释资料,分井、储层单元编制裂缝分布玫瑰图和裂缝密度分布图,描述裂缝密度、产状在纵向上和平面上的变化特征,确定油藏范围内裂缝发育程度和范围。 (三)裂缝-溶洞渗流特征分析 1.裂缝-溶洞储层孔隙度的确定 大部分裂缝-溶洞储层具双重介质特点,即储集空间由裂缝-溶洞系统和岩块孔隙系统组成。确定裂缝性储层孔隙度难度较大,需要多种方法相结合综合确定:①利用大直径岩心或小直径岩心直接测得孔隙度,小直径岩心基本代表岩块孔隙度,大直径岩心反映岩块孔隙度和部分裂缝孔隙度。②利用岩心切片或铸体薄片统计碳酸盐岩面孔率。③利用钻井放空、扩径判别大型缝洞的存在与否。④利用测井综合解释资料,确定地层总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⑤利用压力恢复、生产动态等资料确定有效孔隙度和裂缝孔隙度。⑥利用CT、核磁共振技术确定裂缝-溶洞总孔隙度。⑦根据野外地质调查资料确定裂缝孔隙度。 2.裂缝-溶洞渗透率的确定 裂缝-溶洞的渗透率高于基质岩块渗透率十几倍到几十倍,但是前者渗透率的确定比较困难,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利用全直径岩心测定基质及部分小裂缝渗透率,测定不同方向的渗透率。②利用测井资料定性解释渗透率。③利用压力恢复资料或试井资料确定有效渗透率,或裂缝渗透率。④利用裂缝统计资料,根据经验公式计算裂缝渗透率。 3.裂缝-溶洞渗流特征分析 (1)裂缝-溶洞系统的渗流特征和排驱机理:室内和油藏条件下的驱替试验结果表明,裂缝-溶洞系统的原始含油饱和度很高,流体在其中流动符合达西定律,毛细管力作用可以忽略,流体相对渗透率变化呈近似的对角线关系,水驱过程接近活塞式推进,水驱率可达95%以上,流体间的驱替过程主要依靠驱动压差。 (2)岩块系统驱替机理:实验表明,基质岩块渗流能力比裂缝-溶洞低得多,其中的排驱过程主要在微裂缝及小孔洞中进行,依靠毛细管力自吸排油和压差作用排油。自吸排油是基于储层的亲水性。根据润湿性分析,在毛细管力作用下,原油自动进入岩块中与喉道相连通的孔隙。自吸排油效率一般为16%~26%。但是,根据动态资料分析,裂缝-溶洞油藏实际自吸排油效率一般在10%左右。这种低值情况,除了储层孔隙结构和润湿性影响之外,采油速度过高可能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油田开发中,裂缝-溶洞系统在水驱过程中所需要的压力梯度很小,而岩块系统则需较大的压力梯度。当两者共存、并且裂缝-溶洞占主导地位时,岩块系统水驱油过程是难以进行的。 (四)裂缝定量预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曾采用弹性小挠度薄板弯曲理论,用主曲率法进行裂缝数值模拟研究。90年代以来进展很快,将原来仅用于褶皱派生的张扭性裂缝预测的差分法发展为多种构造条件、多层状、复杂边界的裂缝预测有限元方法。许多油田的裂缝数值模拟利用国外ALGOR有限元软件包,采用真三维地质模型,使数值模拟更接近实际、结果更可靠。

大民屯凹陷潜山断裂特征

大民屯凹陷位于郯庐断裂带内,区内断裂十分发育。从潜山顶面构造图分析(表1-1),发育大小断层百余条,发育的断层主要有三组。一组为NE走向的断层,断层性质有两种,一种为西掉正断层,另一种为东掉正断层;另一组为近EW向断层;南部地区还发育了一组近SN向断层。现将各主干断层分述如下。 表1-1 断裂要素表 1.凹陷西界断层 凹陷西界断层是一条继承性断层,在中生代沉积时,该断层是一条西掉正断层,下第三纪晚期由于受应力场改变的影响,该断层开始沿层面进行反向活动,形成一条逆冲断层。这条断层早期控制着凹陷的北西边界、凹陷形态及其地层沉积,该断层区内延伸长达50多km,断距最大达3000多m。其向北与沈北凹陷北界断层相接,成为伊兰-伊通断裂的主干断层。 2.凹陷南界断层 位于凹陷的东南侧,近EW走向,该断层在凹陷内延伸长度大约17km,北倾,倾角约60°~70°,断距具有由西向东逐渐增大的特点。该断层在早期活动剧烈,使荣胜堡洼陷急速下降,沉积厚度增大,在重力作用下,湖岸产生滑坍,形成此断层。它只控制沙三段以后的地层沉积,在侧向挤压力作用下,形成不明显的浅层构造,而对后期潜山的改造,并没有产生多大的作用。由于它的发育使大民屯凹陷发育更完整,成为三面为断层切割的三角形凹陷。 3.前当堡-大荒地断层 新生代早期此断层沿老断层继续活动,玄武岩沿断层喷发,有两个主要火山口,即前当堡和安64井附近。火山岩厚度最大达400m。断层在沙四末期就停止活动,延伸长度达46km。伴随着主干断层有许多小的分支或近平行断层,构成一组断裂束。由于该断层的发育而形成了前进-大民屯潜山带,并控制沙四段沉积,同时具有左移性质。 4.大民屯断层 这条断层与沙四期的前当堡-大荒地断层的夹角约10°~15°,发育时间较长,一直活动至东营期,在前当堡地区新老断层相接,在剖面上可看作是一条断层,实质上是不同时期两条断层的交接。在大民屯地区,两期断层已分开,沙三期断层往西移。这条断层的作用就在于它加速了在潜山背景上发育起来的前进构造带的形成,在浅层沙一段地层形成低幅度背斜构造,同时形成新的潜山——大民屯西潜山。 5.东胜堡断层 位于凹陷的**,呈NE走向的西掉正断层,断面西倾,该断层新生代早期开始活动,活动量大,断层最大落差达1000m,延伸长约13km。向北延伸到三台子洼陷,向南伸入荣胜堡洼陷。由于此断层的活动而形成东胜堡潜山带。东胜堡潜山长期处于稳定上升状态,形成陡峭山峰,单面山形态明显。 6.凹陷东界(边台-法哈牛)断层 该断层南起**凸起,向北经曹台东与今凹陷东界北段断层相连,断层延伸长达60km,此断层各段发育有异,北段控制着凹陷形态及新生界的沉积,南段发育时间短,法哈牛地区在沙四段末、韩三家子地区在沙三中期就停止活动。它没有形成明显的潜山,断层上升盘只是一个向北倾的缓坡。 7.荣胜堡断层 这条断层走向为NWW向,在工区内延伸10km,该断层的活动,使东胜堡潜山带南段向西迁移,并加速荣胜堡洼陷的沉降,由于垂直运动作用加剧,在上升盘形成法哈牛潜山。 总体看,凹陷基底呈波状起伏,受古地形控制形成了南北两个洼陷,南北洼陷基本上是对称的。因此在这样的基底形态下,大民屯凹陷潜山构成断层的上升盘。 潜山分布规律:潜山发育NE、EW向断层组合决定了潜山的分布规律,就是沿NE向西掉正断层上升盘条带状展布,形成有规律的潜山系列,东西向断层对每个潜山带起分块作用。 潜山带的划分:根据主要断层的走向划分出五个潜山构造带。由西向东分布有前进-大民屯潜山带,沈169-安78低潜山带,胜20-胜21低潜山带,东胜堡-静安堡潜山带、边台-法哈牛潜山带。

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县

不会吧 还有这种情况出现 哎 这社会啊! 国家一定整顿了 安庆市和潜山县领导怎么没反应啊! 难道是一帮了 好可怕啊!

埕北基岩潜山的构造解释

构造解释的关键是层位标定,只有层位标定准确,才能真正将基岩潜山的构造形态清楚地勾画出来。由于埕北30潜山区构造复杂,倾角变化大,所以采用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剖面进行构造解释。作者首先对该区的测井声波曲线在目标深度范围内进行滤波处理,使测井解释得到的太古宇顶面、古生界顶面能够准确地标定在叠前深度偏移地震剖面上(图5-1)。 图5-1 埕北30井层位标定图 古生界与中生界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或为断层接触。在地震剖面上,古生界一般为2~3个较强、较连续的反射,但多被断层复杂化,其中短轴状反射反映了斜坡地层的产状。而倾角较大、一般延续性长的连续强反射代表断层。 在古生界内部断层发育,不同方向的断层相互切割,形成了古生宇断块山。 太古宇是被断层复杂化的花岗片麻岩体,其顶面为风化剥蚀面,地震响应为弱反射,内部为杂乱或空白反射,与上覆古生界呈不整合或断层接触关系。 图5-2 埕北30潜山太古宇顶面构造图 在层位标定的基础上,对埕北30潜山太古宇顶面和古生界顶面进行了追踪描述,并在后期随着勘探工作的进展对构造进行修正完善。由于潜山构造的复杂性,后期完钻的3口探井(埕北303、埕北302、埕北38井)中,只有位于潜山主体的埕北303井构造符合程度高。位于斜坡带的埕北302及埕北38井,由于资料原因,在层位追踪上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埕北38井,与地震叠前深度偏移资料缺乏可对比性。按目前的认识,为了确定含油圈闭,结合常规地震资料对太古宇顶面等深图向南向北进行了适当外延(图5-2)。 总体来说,埕北30潜山构造是一个受断层控制的地垒潜山构造,构造形态是北北东走向的半背斜构造,西部高,东部低,高点在埕北30井附近。区内主要发育了两条正断层,即埕北30西界断层和埕北302东断层,同时区内发育了一条逆断层,即埕北30东逆断层,这3条断层基本控制了埕北30地垒潜山构造(图5-2、图5-3)。 图5-3 埕北30潜山东西向地震剖面 埕北30西界断层分布于该区的西部,北北东向延伸,断面北西西倾,古生界顶落差1000~1500m,从南到北贯穿全区,区内延伸8.0km。纵向上从新近系明化镇一直断至基底,该断层的长期继承性活动,使埕北30构造与埕岛潜山之间以断层与洼陷相隔,洼陷内充填有较厚的油气源岩。 埕北302东断层位于该区的东南部,北东向延伸,断层南东倾,古生界落差为400~1000m,亦是长期继承性活动并断至基底的断层,区内延伸长10.0km,该断层使得桩东凹陷的生油层与埕北30潜山接触,为油源断层。 埕北38东逆断层分布在该区的东北部,断层北北东向延伸,断面北西西倾,古生界顶面落差为250~600m。 另外区内发育的7条北东走向为主的断层,断距一般在100~300m,使潜山主体断裂系统更加复杂。

构造体系控制油气区及油气聚集带

4.1.1 构造体系控制油气区 塔里木盆地含油气区和油气聚集带受天山和昆仑山两个纬向系、西域系及其复合作用导控,并受帕米尔歹字型和青藏歹字型(头部)影响。形成三大油气区,即:塔北含油气区,塔中复合东西隆起油气区、塔西南油气区。由于受构造体系迭次控制作用,各巨型含油气区内形成低级次油气聚集区、带。 4.1.1.1 塔中复合东西隆起油气聚集区 受区域东西带、西域系及河西系斜接、反接复合作用控制,其东部在加里东期、海西早期形成,西部则形成于海西晚期及中新生代。前者有塔中油气聚集带,呈北西西向展布;后者玛扎塔格反S型(似)油气聚集带、乌山油气聚集带,两者皆发现有古生代油气田,如塔中大油田等,及中新生代油气聚集带(玛扎塔格、鸟山油气田)。 4.1.1.2 塔北油气区 可分三大油气聚集带。东西向库车油气聚集区(带),受东西向构造带所控,为陆相中新生代油气区;塔北古隆起油气聚集区(带),是天山纬向系中低级次的正向构造单元,为古生代和中新生代(次生)油气聚集带,油气富集,众多油气田(藏)分布其中;阿克库勒旋扭构造,置于沙雅古隆起南斜坡北东、东西向鼻状凸起上,富集了来自满加尔拗陷的油气,成为塔北最大的油气聚集区带。阿、满油气区内阿瓦提旋扭构造、顺托果勒低隆起及满加尔凹陷中正向构造是有望的油气聚集带。 4.1.1.3 塔西南油气区 有库孜贡苏、乌泊尔(雁列式)、英吉沙、柯克亚等雁列型油气聚集带,它们是东西带和帕米尔歹字型复合控制的构造型式。包括麦盖提斜坡的油气聚集带在内,它们聚集了塔西南石炭、二叠纪边缘海盆地的油气及陆内侏罗系煤成油气以及可能还有白垩—古近纪闭塞海湾的油气。目前已在柯克亚中新统找到油气田,油源来自于石炭—二叠系等。 4.1.2 构造体系控制油气聚集带 4.1.2.1 沙雅隆起油气聚集区(带) 沙雅隆起,是长期发育的古隆起,震旦纪即有隆起显示,寒武纪—奥陶纪隆起高部位沉积较两侧薄,加里东早期隆起明显,海西期定型,三叠纪—侏罗纪隆起依然存在,自白垩纪以来该隆起逐渐消失,被覆于北倾单斜之下(图2-7)。 隆起带构造不整合发育,三个构造层特点不同。前中生界,广泛发育着海西期形成的断块潜山和内幕背斜;三叠系—侏罗系构造层,以印支期—燕山期形成的推覆挤压背斜为特征;白垩系—新近系构造层,以燕山晚期—喜马拉雅期形成与断裂活动有关的背斜和半背斜为主。 隆起带上断裂构造很发育,主干断裂北有亚南断裂,南为轮台断裂。前者南倾,后者北倾,倾角较陡,两条断裂形成背冲结构,其中次级断裂大多数呈北东东向伸展。古生界多发育逆冲断裂,已卷入基底,倾角大。中、新生界为正断层,倾角小,表现为下逆上正的铲式断层特征。 沙雅隆起的构造型式为大型似帚状构造,向西撒开,向东收敛的逆时针压扭性旋扭构造。该旋扭构造内部又导生多个雁行分布的入字型(孙宝珊等,1991),如雅克拉入字型、沙雅入字型、红旗入字型和英买力入字型等,它们皆为控油构造型式。 沙雅隆起既有自身油气源(寒武系—奥陶系油源),又有北侧库车坳陷和南侧阿、满坳陷提供的油气源。油气源丰富,油气资源量达40×108t油当量。隆起上帚状构造又叠加入字型构造,形成多时代的圈闭,对聚集油气成藏十分有利。 沙雅隆起东段,阿克库勒、阿克库木地区发育有良好控油构造型式——阿克库勒旋扭构造(孙宝珊等,1991),控制塔河油田的分布。在旋扭构造内部,又分为阿克库木和阿克库勒两个剖面入字型,在这种旋扭构造的基础上又叠加低级序入字型,对油气富集尤为有利。 本隆起多储盖组合。既有海相碳酸盐岩储集层,又有陆相碎屑岩储集层,区域盖层和局部盖层良好。 油源断层发育,有的卷入基底,沟通深层寒武系—奥陶系油源层,多个区域不整合面伸向隆起,又为南北两侧油气构建的平台。先逆后正的铲式断层既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又是断裂带近旁逆牵引背斜、断背斜圈闭封存油气的屏障(孙宝珊,1996)。 本区长期以来以南北向区域挤压应力场起主导作用。现今应力场仍以近南北向挤压为特征,显示古今应力场一致性,使得油气运移方向相对稳定,利于油气富集和保存(孙宝珊等,1996)。 目前,油气勘探态势良好,发现18个油气田,特别是中国第一个古生界海相大油田——塔河大油田的发现,预示该隆起带油气资源丰富,是寻找大型—巨型油气田的理想地区。 4.1.2.2 巴楚隆起油气聚集区(带) 巴楚隆起为塔里木盆地**复合东西向构造带的西段,是纬向系、西域系联合控制的正向构造带,是盆地内最大的坳中隆,长期以来成为区域油气运聚的指向地区—油气富集区(带),油气资源量为10×108~15×108t油当量。 从其形态和断裂特征分析,中新生代以来,该隆起被柯坪弧及河西系的复合改造,使其原型被扭曲。它的西北段被北东向的柯坪弧辗掩,南北两侧又被色力布亚断裂—玛扎塔克断裂和阿恰断裂—吐木休克断裂截限构成似反S型。隆起西端发育小海子旋卷构造,但已出露地表,降低了控油的优势,其深层还可能残留油气(图2-6)。 该隆起古生代地层发育,寒武系—奥陶系和石炭系烃源岩分布广泛。北侧阿、满坳陷的油气,南侧西南坳陷的油气皆是本隆起的烃源。研究表明隆起本身及外源油气资源丰富。 阿恰断裂、吐木休克断裂和玛扎塔克断裂等以及小海子地区,在海西晚期(早二叠世)有两次岩浆侵入,有金伯利岩分布,又有玄武岩顺层贯注。说明这些断裂影响地壳深部,甚至波及上地幔。本隆起在寻找常规油气藏时,适时探查火山岩油藏,将是首指之地。 从上述可知,隆起处于南北坳陷之间,断裂为扭压性,断裂与局部构造组合成旋扭构造和似反S形,是油气富集的良好构造条件。海西早期、晚期和喜马拉雅期都有油气生成,油气源极丰富,与构造条件十分吻合。 本地区储盖组合多样:寒武系盐下带,寒武系既生油又储油;寒武系—奥陶系储盖组合;寒武系—奥陶系与志留系—泥盆系组合;石炭系—二叠系储盖组合等。另外,隆起带内存在4个不整合面,为油气侧向运移和地层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提供了条件。需特别指出的是隆起带南北两侧导控的局部构造圈闭是聚油的良好场所;巴楚隆起与柯坪隆起扭压性断裂带交汇的西南与东北两个外墙角部位的含油气性应予关注。 本隆起勘探现状已展现辽阔前景,油气显示井多口,已发现3个油气田,亚松迪油气田及鸟山、和田河气田。 4.1.2.3 卡塔克隆起油气聚集区(带) 该隆起位于**隆起带的中段,是西域系叠加在区域东西带上形成的北西向构造。在加里东晚期逐渐隆起,海西早期构造运动强烈,抬升隆起,断裂发育,为隆起发展的主要阶段。在隆起高部位,中奥陶统及其以上地层,广被剥蚀,使石炭系直接不整合覆盖在下奥陶统之上。海西晚期构造运动,使先期断裂复活,形成晚古生代东高西低的大型鼻状背斜,其中卡1号—卡3号断裂构造带已显示向西北撒开,向南东收敛的似帚状构造。据地震资料解释表明,众多断裂为逆冲性质,夹持其间的局部构造或圈闭呈串珠状或波状或曲扭状,总体显示似帚状构造,与典型的帚状构造组合形态不同,其原因在于该构造型式的组成单元,是由东西向断裂与北西向断裂部分联合组成,造成了各自的构造形迹展布具有自己的特征,同时其运动方式和方向也并非一次而蹴,是多次运动叠加、复合改造而成,观其总貌为压扭性似帚状构造。经历了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的演变,至海西晚期成型,最终定型可能与石炭纪阿尔金断裂构造带的左行扭动有关,为好的控油构造型式。 该隆起在白垩纪仍有显示,到新生代接受较厚沉积,隆起消失,为北倾的单斜。 该区油气资源丰富,油气资源量为18×108t油当量,有自供油源,也有来自东北侧满加尔坳陷和西边阿瓦提坳陷及南侧塘古巴斯坳陷的油气。由于古生代长期处于隆起状态,是不同时期油气运移的指向。 多套储层同时具备(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志留系砂岩,泥盆系东河砂岩,石炭系上部灰岩、泥砂岩,二叠系玄武岩);又有良好的储盖组合(寒武系盐下和奥陶系上统泥质岩、泥灰岩为盖层;志留系为储层,志留—泥盆系为盖层;石炭系—二叠系油源,二叠系火山岩为储层;侏罗系覆盖组合。还有多种的圈闭类型:它们分别是发育在隆起高部位的潜山型圈闭,分布于前石炭纪地地层中的挤压背斜和牵引背斜,石炭系发育的披覆背斜,还有海西早期的构造运动界面—地层超覆尖灭带和地层削截尖灭带圈闭。由于控油构造型式规模大,油源断层发育,不整合面为油气垂向和侧向充注构建了便捷渠道。本区(带)勘探实效显著,在塔中1井、塔中16井获高产油气流,在志留系圈闭和石炭系底—泥盆系顶的东河砂岩圈闭中,获得工业油气流。目前,卡塔克隆起已发现塔中4油气田和塔中1、塔中10、塔中82等亿吨油气田。是**隆起区最理想、最具前景的油气聚集区(带)。 4.1.2.4 古城墟隆起油气聚集区(带) 本隆起西接卡塔克隆起,北邻满加尔坳陷,南以车尔臣河逆冲推覆带为屏障,呈NEE向延展近500km,宽40~100km,面积大于32600km2。 该隆起塔里木运动开始出现,中期加里东运动幅度加大,早期海西运动基本定型。其上的志留—泥盆系遭受剥蚀,石炭系广泛超覆。晚期海西运动和印支运动均有表现,白垩纪—古近纪仍处于隆起状态。早期喜马拉雅运动使其转化为往北倾斜的斜坡(图2-8)。该区长期以来一直是满加尔坳陷油气运移指向地区。 隆起带发育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总厚度400~600m。为台地—盆地相沉积,有机质丰度好,干酪根属Ⅰ型,油气资源量为9×108~10×108t油当量,并在塔东2井见到寒武系油气流。 隆起南侧的车尔臣大断裂向盆内推覆逆掩,推断其下盘压盖、封堵来自寒武—奥陶系烃源岩的油气。 圈闭条件与卡塔克隆起相似,其构造、储盖条件尚好,属阿尔金构造带近控的油气聚集区(带),是寻找与扭压性构造圈闭和地层岩性尖灭圈闭类型的油气田(藏)的潜在油气区(带)。 4.1.2.5 麦盖提斜坡油气聚集区(带) 麦盖提斜坡是西南坳陷向北东抬升的地区,也是**隆起的西南翼,是油气向隆起高部位运移的必经之路;同时,又是中—古生界沉积相变化过渡带。 该斜坡于海西晚期形成,喜马拉雅期强化,斜坡坡度增大,宽阔平缓的斜坡与生油坳陷紧相连,为油气运聚提供了良好条件。 油气源丰富,斜坡区发育寒武系—奥陶系和石炭系—二叠系两套烃源岩系,烃源岩厚度为500~1000m。寒武系—奥陶系下统海相灰岩为较好烃源岩,干酪根Ⅰ型;奥陶系中上统斜坡相灰岩和泥岩为好烃源岩,干酪根为Ⅰ型,该套烃源岩于燕山期进入生油高峰期。石炭系—二叠系资源量大,除原地油源外,还有叶城—和田生油中心巨量油气供给,油气资源量为16×108t油当量。 良好的储集条件:主要储集层有中古生界和晚古生界灰岩和砂岩,碳酸盐岩为裂隙—孔洞型储层,碎屑岩为孔隙型储层。 二套区域盖层:分别是二叠系泥岩和古近系—新近系膏、泥岩。 局部构造和地层圈闭发育,地表牵引背斜,还有重力、航磁局部异常多处。局部构造形成于海西末期和喜马拉雅期,与烃源岩成油期匹配好。 麦盖提斜坡石油地质好,古生界海相油气源丰富,可形成多种类型生储油气藏,以构造圈闭和地层岩性圈闭类型占主导。其含油目的层,从寒武系—下二叠统,尤以泥盆系、下二叠统下部含油层为佳(图2-6)。 本斜坡油气勘探成果表明,具有广阔的勘探远景,巴什托构造石炭系灰岩发现的工业油气流,是标示寻找大油气田之先声。 4.1.2.6 莎车低隆起油气聚集带 位于塔西南喀什坳陷与叶城坳陷之间,成为两者之间的正向构造,可谓坳中横向隆起,面积约7800km2。从各时代地层埋深图分析,从基底—古生界—中生界—古近系的厚度均薄于两侧坳陷,为一个长期发育的水下低隆起。中新世以来由于两坳陷强烈下沉,喀什坳陷新近系—第四系厚达10000m,叶城坳陷厚度达8000m。莎东低隆起在中新世以来也快速升起,为主要形成期。是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及上白垩统—古近系油气移聚之指向区。同时隆起带上存在较多的重力异常圈闭,且相对埋藏较浅,是重要勘探目标。 4.1.2.7 顺托果勒低隆起油气聚集带 该带处于阿、满坳陷区之中,北接沙雅古隆起西部,南邻古城墟低隆起西段,东西分别邻接阿瓦提断陷与满加尔坳陷,是南北两个隆起的鞍部,又是东西两坳陷的转折枢扭带,既是东西两坳陷油气运聚的指向地,又是向南北两个隆起供油的转运站。这种特殊构造部位,奠定了它聚油又供油的奇特之处。故此详细研究该隆起构造发展演化与四邻石油地质条件,油气成生期与局部圈闭形成期的匹配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顺托果勒低隆起,古生代长期以平台存在,构造极为平缓。早古生代和泥盆纪沉积层厚度明显小于满加尔坳陷,石炭纪—二叠纪沉积中心迁至阿瓦提地区时(沉积总厚达4000m),而顺托果勒低隆起上沉积厚仅1000~1500m。中、新生代转变为北倾的单斜,沉积层厚3500~4500m。 本隆起北缘及南缘,发育着志留系—泥盆系剥蚀尖灭带。区内较大断裂为一条北西向基底断裂,倾角较陡,向上断开古生界。近几年来,地震勘探发现本区南北向小断裂众多,同时还有北北东、北北西的扭断层发育。重力、航磁资料发现7个北西向局部异常,地震查见一批隆起,说明区内不乏局部构造。志留系—二叠系存在大型地层超覆尖灭带,志留系沥青砂岩广布。中新生界可能有一些砂体发育。这些圈闭需进一步落实,也是重要的勘探目标。 本区勘探程度低,研究程度更低。目前已发现哈德逊大型油田(构造岩性油藏),从上述分析可知,区内油源丰富,同时又是西域系叠置在阿、满坳陷区中的一个北西向正向构造,构造部位特殊,在勘探中需注意众多断裂旁侧的背斜、鼻状背斜,因此该隆起是探查托起中古生界大型油气田的又一潜在地区。 4.1.2.8 孔雀河斜坡油气聚集带 本斜坡是满加尔坳陷向北东侧库鲁克塔格隆起抬升、过渡带。早古生代—泥盆纪沉积与满加尔坳陷相似。海西运动强烈,使其向北东抬起,演化成斜坡,并使石炭系—二叠系大面积缺失,中生代转为陆内坳陷,沉积了三叠系—侏罗系含煤烃源岩系。区内缺失白垩系,新生代为山前盆地沉积。 油源有两套:其一是除寒武系—奥陶系油气自供外,还有近邻满加尔坳陷油气源;其二是侏罗系油气供给,油源充沛,油气资源量为10×108t,前景好。 该区断裂、局部构造发育。北西向的孔雀河断裂,规模大,活动时期长,是基底卷入断裂,上断至新生界,是本区最重要、最具控制油气运移聚集作用的南西倾压扭性断裂。此外中小断裂众多,可分3组:东西向断裂分布于东西两端,近南北向一组置于中部,北西向一组(似帚状构造)出现在东南。3组从图上分析皆为压性、压扭性。局部构造,重、磁、地震勘探均有发现,类型有断背斜、背斜、断块、断鼻以及多种圈闭。划分4个构造带:维马克—开屏背斜构造带,局部构造为东西向,断裂有东西向和北西向两组,后者切割前者;龙口背斜构造带为北西向;尉犁断鼻构造带;北部斜坡带,断裂与局部构造不发育。 近期油气勘探形势好,孔参1井志留系获4000m3气,华英参1井侏罗系出油,英南2井找到油田(图4-1)。 图4-1 孔雀河斜坡油气聚集带分布图 该斜坡注意寻找志留系海底扇或浊积层系储集岩类型油气藏以及构造、地层油气藏,勘探目的层重点当前放在志留系和侏罗系。 4.1.2.9 库车油气聚集带 库车坳陷位于塔北坳陷区北部,东起库尔勒,西至阿合奇,北邻天山,南到阿克苏—库车—亚南断裂一线,东西长约650km,南北宽30~80km,面积为31200km2,是纬向系的一个负向构造单元。 库车坳陷系指中、新生界沉积范围。其基底为前震旦系,埋深一般为7000m,拜城一带埋深最大,可达10000m。基底之上部分地区有古生界,对古生界的分布范围及其存在层位的认识目前尚不统一。地震反射中生界之下反射不清难于辨识,钻井揭示在坳陷南缘库车、新和一带有震旦系、寒武系和奥陶系。地表露头于温宿北见寒武系—奥陶系,南天山山前普遍见到石炭系—二叠系。 中生代以来,由于天山造山带向南挤压推覆及构造负荷、重力滑脱等应力作用,沿造山带前缘地壳下沉形成了近东西走向的前陆坳陷盆地。坳陷的发展有从北向南逐渐推进的特点:三叠系—侏罗系为河流相—湖沼相—半深水湖相含煤碎屑和泥页岩。其沉积范围北至天山山前,南到亚肯断裂带。三叠系沉积中心在拜城—康村一线以北,侏罗系沉积中心在拜城—康村一线以南。白垩系—第三系为冲积扇相—河流相—淡水湖泊相—泻湖与咸化湖相红色碎屑岩。其沉积范围由天山山前向南扩大,越过沙雅隆起,特别是新近系与阿瓦提-满加尔地区连成一体。白垩系下统沉积中心在秋立塔克构造带北侧,上白垩统—第三系沉积中心从拜城—康村一线向南扩展到秋立塔克构造带以南。上述中新生代地层逐层向南超覆。油气资源十分丰富,油气资源量为30×108t油当量。 库车坳陷形成和演变经历了3个阶段:早期三叠纪—侏罗纪为稳定下坳含煤生油发展阶段;中期白垩纪—古近纪为开阔坳陷含膏盐红层发展阶段;晚期新近纪为快速沉降含膏杂色碎屑岩发展阶段。在这3个发展阶段里,最重要的构造运动是喜马拉雅运动。晚期海西运动塑造了前陆盆地雏形,喜马拉雅运动使中新生代地层褶皱、冲断、推覆、滑脱变形,形成一系列近EW向断裂带和局部构造带。在地表可见到5个背斜构造带伴有6条断裂带。5个构造带自北而南为南天山山前构造带、库喀构造带(包括库木格列木—巴什基奇克背斜带和吐兹玛扎—喀桑托开背斜带)、秋立塔克背斜带、亚肯平缓背斜带、牙哈牵引背斜带。6条断裂带自北而南为南天山山前断裂带、库木格列木—巴什基奇克断裂带、吐兹马扎—喀桑托开断裂带、秋立塔克断裂带、亚肯断裂带、亚南断裂带。北部的三排构造带的褶皱轴为近EW向,与南天山褶皱山系走向近于一致,唯秋立塔克背斜带呈向南突出的弧形(拜城弧)。背斜带两翼不对称,南翼陡,北翼缓。几条背斜带轴部出露的地层,由北向南逐渐变新;同一条背斜带轴部出露地层,由东向西变新。在每条背斜带的轴部或陡翼都有一条自北向南推覆的逆冲断裂带。这些断裂带除南天山山前大断裂外均发生在中、新生界盖层内部。断裂面向北倾与褶皱轴面一致。断面上陡下缓,在毛拉山及塔什米里克山等地膏岩、盐丘及刺穿现象很多。因此,本区可能存在着与盐丘有关的地层岩性圈闭类型的油气藏以及盐丘上拱形成的构造圈闭型油气藏等。 研究认为,库车坳陷油源岩除公认的三叠、侏罗系煤系、混生油源外,尚有潜在油源——古生代海相油源岩。因前陆盆地的前身为先期边缘海盆地,具有良好的生油环境,故古生代海相烃源岩不容忽视。实际上,现在库车坳陷已发现的油气总量,已超出三叠、侏罗系煤系生烃潜力。 1989年以来,在北部第二断褶带内发现克拉2大气田,迪那2大气田及大北3大气田。并于西部乌什凹陷内乌参1井白垩系打出高产气流,在南部秋里塔格构造带的劫1井试获工业气流等等,进一步证明前景可观,是今后重要的勘探区(带)。 4.1.2.10 叶城油气聚集带 叶城坳陷位于塔里木盆地的西南部,南邻铁克里克隆起,北接麦盖提斜坡,面积约3.7×104km2。该坳陷基底埋深16km,各时代地层发育齐全且分布广泛。尤其上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是全盆地发育最佳的地区。区内主要生油岩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下二叠统、三叠系—侏罗系、上白垩统—古近系,生油岩总厚度达1000~3000m。生油地化指标良好,有机质演化为成熟—高成熟阶段,油气资源量丰富,油气资源量为8×108~10×108t油当量。 该区主要经历了3次大的构造运动,即加里东晚期(S/O)、海西早期(C/D)及海西末期(T/P2),从而形成3个明显的区域性不整合和多类型的构造圈闭。 区内主要构造线为近东西向,局部构造十分发育。地表构造多分布于昆仑山前地区,它们主要形成于喜马拉雅晚期。这些构造上下不吻合,如柯克亚构造。另外,本区断裂也较发育,如铁克里克北缘断裂、和田断裂及各背斜轴的纵断裂等。断裂多属压性和扭压性。这些断裂对油气运移、聚集起重要作用。该区已有油气发现,如1977年在柯克亚构造带上的柯1井于新近系打出高产油气流,发现柯克亚油气田,另在桑珠构造见多层良好油气显示。 区内储盖层条件良好,各时代地层均可储集油气,是寻找大型油气田的有利地区。 4.1.2.11 喀什油气聚集带 喀什坳陷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区北部,面积约2.1×104km2。在古生代它可能是纬向系与西域系联合控制的一个北西向坳陷,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期又经受了河西系及帕米尔歹字型的复合与改造,使其成为一个多体系复合控制的坳陷区。 区内基底埋深16~17km,可能有震旦系—奥陶系。志留纪以来各时代地层发育齐全,特别是新生界厚度最大,成为全盆之最。 本区主要生油岩系有石炭系—下二叠统、侏罗系、上白垩统—古近系及中新统,生油岩厚度1000~2000m,其生油地化指标较好。有机质演化程度除中新统为低成熟外,其余均为成熟—高成熟阶段。油气资源量10×108t,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储集层发育,并已在中新统发现油气流。据区内构造演化及沉积发育特征可进一步划分出5个次一级构造单元:天山山前坳陷、库孜贡苏断坳、卡巴加特—乌拉根凸起、昆仑山前坳陷、喀什坳陷。 该坳陷局部构造发育,据统计约40个。这些局部构造主要形成于喜马拉雅期,而且新构造运动明显,以上升为主,形成多级阶地。 靠近西天山和西昆仑山地区的局部构造发育,多为紧密线形褶皱,构造上下偏移现象明显,为不对称斜歪背斜,在陡翼往往伴生高角度逆掩断层。远离山区,在坳陷内的局部构造褶皱强度减弱,形成中等程度的箱状构造,如喀什、明尧勒等背斜。 总之,喀什坳陷油气资源丰富,构造条件尚好,储盖层发育,已在克拉托构造、杨叶构造钻迂油气流,并在侏罗系、白垩系多处见良好油气显示,最近在北部的阿克1井打出高产油气流,由此预测本区是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有利地区。 4.1.2.12 民丰—瓦石峡油气聚集带 该带属阿尔金构造带的一个山前坳陷带,面积约2×104km2。该区勘探程度低,据资料分析,区内发育两套生油岩,即石炭系和侏罗系,构造和储盖条件较好,可作为油气勘查地区。 油气勘查有利地区:①民丰凹陷,它具长期稳定下沉的构造背景,至少有两套油源岩,即石炭系和侏罗系。油源岩厚度较大,油气资源量为6×108~8×108t油当量,区内构造条件和储盖条件较有利,可视为油气前景较好地区。②瓦石峡凹陷,主要油源岩为侏罗系,并发现了沥青砂岩,构造、储盖条件尚可,有一定油气前景。③且末断隆带,为长期继承性凸起,新近系直接覆盖在元古宇之上。它处于南、北生油气凹陷之间,特别北部塘古巴斯坳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为油气运移的指向地区。其上局部构造较发育,如策勒构造等,因此认为本区油气前景较好。

标签:

猜你喜欢

  • 2024年5月份去新疆的南疆好还是北疆好
  • 海南十大钓鱼好去处 (东郊椰林)
  • 十大海南自由行5天最佳攻略景点
  • 海南古建筑旅游景点前十排行榜
  • 独库公路旅游攻略详细介绍(附沿途景点和线路)
  • 吕梁有哪些风景名胜区
  • 北宋诗人王安石有泊船瓜洲一诗京口指的是哪座城市
  • 文旅部:恢复旅行社出境团队游业务,详情曝光目前已公布138国出境游名单
  • 去俄罗斯旅游能吃到什么?俄罗斯人吃生猪肉是真的吗
  • 去俄罗斯旅游怎么便宜?网上为什么俄罗斯进口奶便宜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