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是什么意思

区别
  • 设定区别
    • 一系列虚构人物创作(典型例子是:吕布关羽等人的刀下亡魂,潘凤,貂蝉)以及移花接木夸大事实春秋笔法。(叶(华)雄本人的实际地位情况和他的死亡)
    • 演义主要以刘备一行人的经历展开,所以没有他们出场的故事几乎很少被提及正确的名称应该叫蜀汉演义
    • 演义中描写了大量单挑场面,但史书中很少出现单挑。
    • 演义中大量人物的死因为战死(太史慈朱然黄忠等)或被杀(吕蒙潘璋马忠等),这导致他们的卒年出现偏差,另外这些人物历史上十有八九都是病死。
    • 演义中的行政区划采用的是明代的概念,尤其是在“州”这个概念上与历史不同,如“荆州城”和“江东六郡八十一州”。
    • 演义中很多人物的死(孙策吕蒙关羽曹操等)出现了神魔元素。
    • 演义对很多人的褒贬刻画受到近古(元明)以后民俗的影响,并不能准确反映历史对相关人物的评价。
    • 演义里塑造了吴国四大都督的概念,但历史上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四大都督,事实上周瑜鲁肃吕蒙也没当过大都督。
  • 人物区别
    • 演义中的刘备一般被认为很爱哭,但他历史上的性格较为内敛,是曹刘孙里哭的最少的。刻板“仁君”形象引人诟病,被批判“长厚而似伪”。
    • 演义中的孙权没什么性格可言,但历史上他的性格较为活泼人才也都是他自己发掘培养的。
    • 周瑜历史上性格宽宏,跟诸葛亮没什么关系。演义中嫉贤妒能,视诸葛亮为敌。
    • 诸葛亮演义中长于智谋,以致形象被批判“多智而近妖”,史实中他更擅长内政。
    • 马超的能力和道德在演义做了相当的美化。
    • 徐州刺史陶谦、北平太守公孙瓒绝非什么老好人,就是因为他们和刘备熟,被美化了。
    • 马超,关羽,赵云,张飞等的经典人设都是以演义为首的作品虚构的,历史上并没有如此详细的描述。
    • 演义明确了部分人物的年龄,但关羽、赵云实际年龄并不一定比刘备小。
    • 演义对部分人物的年龄刻画很迷,如疑似跟曹操刘备年龄相仿的孙权,而中年出名的陆逊朱桓却被描述成年轻人,还有突然从万年小将变成老将的赵云等。
  • 剧情区别
    • 华雄并非关羽杀得而是孙坚杀的,也没有所谓“温酒斩华雄”故事
    • 历史其实没有确切的桃园三结义(不过《三国志》也不失反复提及三人间的亲密关系)
    • 历史上刘焉没去过幽州那边,邹靖和他无关。
    • 鞭打督邮的是刘备本人而非张飞,具体细节历史和文艺创作两者间也大不相同。
    • 对于董卓、李傕割据长安时期的关东局势,演义缺乏介绍,因为刘备在这一时期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
    • 三国志并没有记载青龙偃月刀方天画戟等名兵器(目前考古证据表明大刀这种兵器最早出现在五代十国,三国时期并没有大刀这一兵器)。历史上赤兔在吕布死后的结局不得而知(并不能认定雌雄双股剑、蛇矛等兵器纯属虚构)
    • 曹操刺董是虚构的。董卓残暴有收买手下军人的考虑,但他应该是想过真的治理国家的,他没有给军人权力而是任命了很多名流做官。但他废杀皇帝的行为使得名流并不买账。
    • 陈宫的思维与行为在演义和三国志相差甚远。(具体从一开始曹操杀害吕伯奢便可体现)历史上曹操杀了公知边让后,陈宫引吕布入兖州。
    • 兖州刺史刘岱讨董后不久被黄巾杀了,不是后来打徐州那个刘岱。
    • 吕布手下郝萌是叛乱被杀的(和陈宫有关),非为曹操所杀。
    • 演义里孙策在孙坚时期就出道了,历史上则是在孙坚死后。
    • 演义中诸葛亮声称“江东孙氏已历三世”,但吴国官方一般认为江东政权仅仅起源于孙策渡江之后,孙坚本人虽然是吴人,但他几乎没在江东活跃过。
    • 孙策的敌人会稽太守王朗和小说中被诸葛亮骂死的那个王司徒是同一人。他当年逃跑之后被孙策抓获,和豫章太守华歆一同出使中央被留下。
    • 吕范历史上是孙策的直属幕僚,演义中一开始却是袁术的部下。
    • 孙策的一干亲戚(堂兄孙贲孙辅,叔叔孙静,族兄弟孙河,舅舅吴景,表兄徐琨等)在孙坚去世到平定江东六郡之中都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他们演义中不是查无此人,就是戏份很少。
    • 周瑜在孙策定江东中的作用被强化了,如推荐二张,打王朗太史慈等实际都跟周瑜无关,事实上,周瑜入队很晚,直到孙策过江东三年后以后才离开袁术。
    • 历史上孙策只有托孤张昭,并没有提到“外事不决问周瑜”,而且历史上江东政权内外事主要还是孙权本人在主持。
    • 孙权并没有当过吴侯,孙权的爵位是南昌侯。事实上,吴侯是孙策的爵位。
    • 现实中赤壁之战的主要功劳在于周瑜诸葛亮基本上在后方与鲁肃喝茶唠嗑
    • 吴和山越的战争演义完全没有提到,连带主要负责打山越的贺齐也从演义中消失。
    • 演义没有提到统治交州的士燮一族。
    • 诸葛亮首秀博望之战,历史上是刘备在他出山前完成的。
    • 诸葛亮舌战群儒是虚构的。
    • 史书上对赤壁之战的描述非常简单,而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故事篇幅很长,很多情节都是虚构的。
    • 赤壁时孙权在合肥看见火光显然是夸张。事实上,孙权在这次牵制作战中被蒋济打败了。
    • 历史上曹操骂张松是在赤壁之前。实际上刘璋在赤壁支持过曹操。
    • 曹操没有杀刘琮,更不会在赤壁之战前随手杀刘馥。小说中是在黑曹操。
    • 演义中的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原型参考的是历史上孙权濡须口之战的经历。
    • 历史上,荆南四郡在赤壁之战后直接投降,所以关羽瞧不起黄忠。但演义中虚构了两人的交战,使得剧情出现了bug。
    • 太尉乔玄不是大乔和小乔的父亲,而且在刘备和孙尚香结婚时他早就死了。而且历史上甘露寺最早有记录是在吴后主孙皓时期,不可能出现在刘备时。
    • 庞统历史上是被流弹射杀的,但作为一个军师这种死法很奇怪,遭到斩首行动的可能性很大,演义不算完全虚构。
    • 魏延在入川前只是下级军官,演义里面襄阳、长沙的戏都是加的。
    • 李通死于赤壁后的江陵争夺(累死或被关羽杀死),小说中说他被马超杀死。
    • 宋谦一直活到了夷陵而非被乐进所杀。贾华历史没有记载。
    • 凌统的结局没有说。估计在合肥之战后不久因重伤而死。
    • 孙夫人在历史上并没有投江而死,而且她和刘备的关系也不是演义中的夫唱妇随。
    • 历史上马超在夷陵前即去世,没有后来五路攻蜀的戏份。五路攻蜀应该是虚构的,因为曹丕当时应该在准备伐吴(事实上曹仁也死于此战,小说没说)。
    • 傅佥是傅肜(小说作傅彤)的儿子,霍弋(小说作霍戈)是霍峻的儿子,蒋斌是蒋琬的儿子,小说没有提及。
      • 水淹七军详细经过大相径庭(这不能真正成为否定关羽的工具)。最主要的一点便是襄阳始终没有丢失。小说中襄阳在周瑜攻南郡时一次丢失,关北伐时二次丢失,实在前后矛盾。
    • 演义中陆逊担任大都督的过程堪称机械降神,历史上陆逊担任大都督是孙权本人的意思,阚泽历史上确有此人,但跟陆逊毫无互动。
    • 演义中声称夷陵之战时陆逊年龄还轻,但陆逊早在孙权刚继位时就被提到了,之后还反复在赤壁之战等战役中出现,此处有年龄bug。
    • 徐庶、黄权在魏国官并不小,甚至比诸葛亮死得还晚。
    • 诸如关张的后代的剧情多为虚构,历史上张苞早死而没多少成就,关兴年少有名但也早早夭折。演义中的关羽义子关平实际是关羽长子。关索不存在。
    • 诸葛亮北伐并未持续几年时间,时间上仅仅是曹睿前期,小说中介绍得过于详细了。相反,诸葛亮死后的一段和平期(王平、吴懿等人在此去世,曹爽失利的兴势之战在此发生)又过于简略,第106回时间跨度长达九年。
    • 王凌这个人物完全被跳过了。

标签:

猜你喜欢

  • 股票估值高低有什么影响
  • 股票交易记录能查10年前的吗
  • 次新股是什么?
  • 剐蹭走保险还是私了?
  • 交易风险怎么解除?
  • 买车险说好返现不给了怎么办?
  • 公积金贷款为什么要找担保公司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 公积金停缴后多久封存 这个时间内自动封存
  • 大陆投资者如何投资港股 通过两种方式投资港股
  • 2022年生育险多久能到账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