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艺,字子延,襄州襄阳人,隋末唐初将领。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
在反映隋唐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罗艺是一个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人物。比如清代演义小说《说唐》里的罗艺为人正直,能使一杆滚银枪,守护边疆,后死于苏定方之手,未能活到唐朝建立,而儿子罗成排名隋唐第七好汉。但是,对于正史中的罗艺,显然和文学作品中的情况相去甚远。
根据《新唐书》、《旧唐书》等史料的记载,罗艺(?~627年),本姓叱罗,字子延,京兆云阳(今陕西泾阳市)人。唐高祖李渊李渊建立唐朝后,将罗艺封为燕王。但是,在李世民称帝后,罗艺却举兵反唐,也即造反了。在很多人看来,这是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了。那么,问题来了,罗艺被李渊封为燕王,却为何举兵反唐,尤其是和李世民为敌呢?
一
作为隋末唐初的一位将领,早在隋朝末年,罗艺屡立战功,拜虎贲郎将,驻守涿郡,自领幽州总管。彼时,罗艺统辖幽、营二州,实力比较强大的一方诸侯。对此,罗艺自然受到了隋末唐初各方势力的拉拢。面对各方势力的拉拢,罗艺在仔细分析过形势后,决心投靠李渊建立的唐朝。公元620年(武德三年),罗艺正式率军归降唐朝。
投桃报李,唐高祖李渊下召封他为燕王,赐姓李氏,从此,罗艺改名为李艺,为唐朝建立立下了大功。但是,李世民登基称帝后,罗艺内心恐惧不安,便图谋反叛。公元627年(贞观元年)正月十七日,罗艺假称奉密敕,麾兵入朝,途中趁势占据了豳州,这意味着罗艺正式起兵反唐。当然,最后的结果是罗艺兵败被杀。在笔者看来,罗艺之所以起兵造反,和玄武门之变存在直接的关系。
二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都城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兵变。通过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亲手射死了太子李建成,事后李渊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后禅让皇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开启了22年的“贞观之治”。
而就罗艺来说,虽然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但是,作为太子李建成的心腹,罗艺自然和李世民不是一个势力的,甚至可以说是对立的。公元622年前后,刘黑闼二次起兵,罗艺再次奉诏讨伐。在这场战役中,唐高祖李渊派遣太子李建成出马,以此来统率各路讨伐刘黑闼的大军。不久之后,刘黑闼战败被俘斩杀,罗艺与太子李建成在洺州会师。
三
在此之后,罗艺和太子李建成结交。对于太子李建成来说,因为顾忌秦王李世民在武将中的威望,所以极力拉拢罗艺这样手握兵权的武将。一拍即合之下,罗艺成为李建成的心腹。并且,很可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立场,有一次李世民的亲信来到罗艺的大营,结果遭到了罗艺的无故殴打,这一度引起了唐高祖李渊的注意。也就是说,为了拉近自己和太子李建成之间的关系,获得后者的信任,罗艺曾经得罪了秦王李世民。
综合这些情况,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李世民登基称帝后,罗艺为什么内心恐惧不安,甚至起兵反唐。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罗艺作为李建成的党羽,显然担心自己会遭到李世民的诛杀。不过,实际上,罗艺或许真的杞人忧天了。
四
最后,公元626年(武德九年),李世民即皇帝位后大封功臣,拜罗艺为开府仪同三司。三司,就是三公三师。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是为三公。皆正一品。因此,对于开府仪同三司的罗艺,至少在官职品级上位极人臣,不能再往上升了。也即李世民即位后,并没有对李建成的手下赶尽杀绝,比如魏征(魏徵)、薛万彻等太子李建成的党羽,都在贞观年间获得了重用。所以,李世民称帝后,并没有要除掉罗艺的意思,或者说虽然罗艺曾经得罪自己,但是唐太宗李世民没有放在心上,否则也不会拜罗艺为开府仪同三司了。
公元627年(贞观元年)正月,在无法克服内心恐惧的背景下,罗艺选择起兵造反,希望可以消除心中的恐惧,也即击败李世民。当然,有勇无谋的罗艺,显然高估了自己的势力,低估了对手。面对造反的罗艺,唐太宗李世民根本没有亲自出发,只是命令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率兵讨伐罗艺,结果,罗艺不仅兵败如山倒,还被遭到了手下的背叛,其首级被迅速送到了唐朝都城。换而言之,罗艺的起兵,根本没有在唐朝初期掀起多大的浪花。除此之外,罗艺举兵反唐,不仅害了自己,也连累了他的弟弟。根据《新唐书》、《旧唐书》等史料的记载,罗艺之弟罗寿当时任利州都督,也被诛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美特网 » 唐朝建立后罗艺被封为燕王,那他之后为何要造反?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