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在位期间,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有哪些成就?

2023-02-16 20:34:21发布在栏目【学历史】 已阅0

赵恒,即宋真宗,本名赵德昌,改称赵修远、赵元侃,为第三子,其生母为元德,北宋第三任皇帝,在位25年。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内容,与大家分享。

在赵恒早期,汪涵、王祥和寿王被任命为开封尹福。道元年(995年),立他为太子。道学三年(997年),唐太宗崩了,赵恒当了皇帝。登基之初,任用李陵、吕端等。如照片,并在政治事务中勤奋工作,这有助于“统治咸平”。景德元年(1004年),在主战派宰相寇准的劝说下,御驾亲征在罗源大败辽军,最终达成“罗源之盟”,实现了宋辽长达百年的和平。在位后期,王钦若、宋朝任相,刘皇后逐渐介入。此外,他沉迷于向禅宗献祭的事情,广泛修建寺庙,浪费了人们的金钱,加深了社会矛盾。兴元年(1022年),赵恒病逝于开封延庆殿,享年55岁。累了,“傅莹吉谷沈工立德文明武张定盛宵远为帝”,庙号真宗,葬于永定陵。

为政举措

赵恒登基之初,广言其事,勤勤恳恳,治国安邦,经济日益繁荣,史称“咸平之治”。然而,与久经沙场的太祖和太宗不同,赵恒性格软弱,缺乏创新的决心和勇气。澶渊之盟签订后,赵恒在政治上没有做任何事情。反而致力于封祀,粉饰太平,广建庙宇,浪费百姓钱财,使宋朝的“内忧外患”日益严重。

政治

对人们免租金

赵恒同情人民的感受,深知人民的疾苦。在他统治期间,每当发生内乱或人民流离失所时,他都会减少人民的税收和租金,以便人民能够生存下来并渡过难关。

咸平元年(1998年)四月,发生了严重的旱灾。四月初四,赵恒在白鹿山祈雨。4月21日,赵恒派出使节检查全国各地官员和人民所欠的钱和物,全部免除。

咸平元年(998年),因定州冰雹伤及农作物,赵恒派使臣提供赈济和抚恤,并免除当年的赋税。

咸平二年(1999年)十月初四,赵恒豁免利州业内人士。九、设立福建路惠民仓库。

咸平五年(1002年)四月初七,赵恒上书陕西人,让他们在北方边境运送半免税的粮草。17日,三师奉命每年检查户口。21日,九州人,如神州人、霸州人,将免税。28日,雄州集市恢复。

景德元年(1004年)四月,由于西满的战争灾难已经平息,许多人恢复了农业生产,赵恒免除了理州石门县两年的赋税。

考试制度

赵恒执政时,制定了“州县三课”法,“公共服务、廉洁奉公、廉洁奉公、利国利民为第一要务,官员无名誉、清白无治为第二要务,懦弱贪婪为第二要务。”宋初,内外官任职一年,一考三考,一任。尤其是对于法务部的官员,不仅有明确的任期调动,还有严格的考核和回避制度。

年终宴会

到了年尾,皇帝给自己的官员摆了一场盛宴,这既是促进君臣关系的需要,也是传播皇帝恩情的好机会。历代帝王都有此举动,赵恒也不例外。他上任后不久,就“gav

赵恒的“退休圣旨”增加了官员的退休假,并且在公休之外的事假比以前更加灵活。它扩大了事假的范围,向所有官员表达对已故亲属的敬意,在私人忌日放假一天,并创造了新的告别假。有些节日不仅仅是官员的节日,也是为政府服务的工匠的节日,比如福建的十天假期和在危险山路上运输公务物资的士官的节日。

根据现有的历史记录,赵恒统治时期大约有一万名官员。此外,还有数十万在各级政府机关任职的小官吏,以及各级武直人员及其家属。其中,文武官员每年可以休传统节日和新节日。[26]

官员管理改革

赵恒执政期间,改革吏治,积极惩治贪官污吏,提倡廉政。首先,在《文武七条》年,也就是赵恒告诫关白的时候,有一个很好的廉政理念传到了后世:

清心,安心对待事情,不要为了自己的情绪,好恶去影响政治。

公平诚实,坦诚相待。

修德,要为人民好,不要用武力欺负人。

务实一点,不要贪图名声。

仔细观察,勤于观察人的感受,不要苛捐杂税和不公平的处罚。

勤于上课,勤于政事和农桑事务。

弊端,我们应该努力摆脱各种弊端。

《文武七条》是廉政之举,是统治者的苦心安排,是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在赵恒看来,“清心”“修德”是廉政之源,“德治”是可以实现的。

其次,有一整套严谨有效的官员选拔任用制度。宋代赏罚严明,官员有试用期,且试用期内官员轮休

正要有若干名正式官员保举,按规定,官员不得保举曾犯有贪污罪的官员转正。自然而然,官员的贪污行为也就相应减少了。

  最后,建立了一整套监察官员的渎职惩处制度,选拔的标准和职务回避制度。宋朝对监察官员有着严格的规定,甚至监察官违反出巡制度都要遭受处罚。还特别规定了监察官失察,自身贪暴受惩处的制度。对于失察德监察官,赵恒实行严厉的处罚。

  宋朝吏部还建立了官员档案,凡犯贪污罪者都记录在案。宋代还规定,这些犯罪者,每次晋级或调动职务时,都要向吏部主动申报自己曾犯过贪污罪,并规定,此类官员不得随意更改姓名。这样的规定,动员了上上下下各方面的监督力量,杜绝了贪污腐败者上升的空间,将他们置于严密的监管体系中,避免其再次腐败。

  军事

  赵恒对于边事十分谨慎,史称“凡边事,必手诏诘难至十数反。”

  宋朝建立之初,与北方的辽朝之间已有多次较量,双方互有胜负。不过,从总体看来,宋自太宗北伐失败之后,逐渐由主动进攻转向被动防御。由于北宋不能收复幽云十六州(今北京、天津、山西北部、河北北部一带),使北部边陲无险可守,辽朝的骑兵随时可以南下饮马黄河。

  为了抵御辽朝骑兵南下,赵恒采用了太宗时的办法:多开沟渠、多种水田。咸平四年(1001年),在今徐水周边,引鲍河水以“隔限敌骑”。景德元年(1004年),以定州为中心,开挖连接唐河、沙河、界河的运河,有效地限制了敌方骑兵。除了开河渠外,还大力推广一种“方田”,就是在田地内开挖方格式的水渠网。有的水渠达五尺宽,七尺深。

  赵恒在开挖河渠的同时,还大置屯田,积粮备战,并启用老将曹彬威慑武将。他还亲自选拔精兵强将,对火兵器也给予了重视。宋军人数从太祖末期的66万人(作战部队35万人),增加到赵恒在位末年的91万人(作战部队43万人),大部分都是这一时期增加的。

  经济

  赵恒在位时期,户口增加416万户,财政增加12861万,至1021年北宋户口达到867多万户,财政总额已达15085万。人均财富增加3倍多。

  赵恒以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来收买与辽的和平,定澶渊之盟,这是宋朝向番方纳岁币换取和平的开始,不过为民族关系作出了贡献,同时也开创了宋辽和平发展的局面。

  农业

  赵恒在位时,铁制工具制作进步,土地耕作面积增至5.2亿亩(太宗至道二年,996年,耕地有3亿多亩),又引入暹罗良种水稻。

  手工业

  景德年间,专门制作瓷器的地方(原名白崖场)的昌南镇遂改名为景德镇,贸易盛况空前。

  文化

  赵恒在三教并隆中更为着力的当是“崇道”和“重儒”。

  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河南虞城富人曹诚在商丘建学舍150间,聚书1500余卷,“博延众生,讲习甚盛”,赵恒赐名“应天府书院”,为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同时,赵恒还追封孔子的弟子颜回等10人公爵、曾参等62人为侯爵,先儒左丘明等19人为伯爵。赵恒为鼓励读书人读书科举、参政治国,使得宋朝能够广招贤士,治理好天下,创作《励学篇》,后来成为了著名谚语:“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如簇。”

  赵恒在弘扬道教方面多有所为。自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圣祖(赵玄朗)”降临以后,赵恒便命王钦若、曹谷和张君房整理新道藏。四年后,新道藏基本修成,命名为《宝文统录》。天禧三年(1019年),经增补共计4565卷,抄录了7藏,赵恒重新命名为《大宋天宫宝藏》,此书在道教史上有重要的地位。 [12] 此外,他在位时,首先对《老子》《庄子》《列子》等道家核心经典进行了大规模的校勘与雕印颁行,可谓是道教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王钦若等人策划鼓动下,赵恒伪造天书,并自称梦见有神人传玉皇之命,令他“善为抚育苍生”,于是把玉皇正式列为国家的奉祀对象,上玉皇圣号曰“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玉皇大天帝”。

  赵恒认为佛教戒律与儒家学说“迹异而道同”,故而应予保护。但他一直把佛教作为外教来看,执守待客之“敬”。当时有人倡议修复早在会昌灭佛时被破坏的龙门石佛,赵恒对此明确反对,指出:“军国用度,不欲以奉外教,恐劳费滋甚也。”

79166

标签: 赵恒 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