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对于地域振兴的发展很依赖圣地巡礼的发展。虽然1974年的动画电影《阿尔卑斯的海蒂》便开了日本动画现实取景的先河,但1985年~1987年在《周刊少年Sunday》上连载的作品《终极超人啊~》中出现的不少现实场景才让日本的漫画观众真正开始出现自觉的圣地巡礼行为,而这一作品也被视为开圣地巡礼先河之作。而这一时间段ACG文化中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也被许多受活力减少困扰的地方政府注意到,1988年冈山县川上町的地域活性化推进纲要中首次提到了利用漫画推进地域活性化,1989年这一计划的中心ふれあい漫画館开馆,成为了利用ACG文化价值促进地方活力浪潮的代表。1990年代日本的国民动画《鬼太郎》也成功带动了鸟取县境港市的发展,让许多地方政府得到了重要的启示:动画以及衍生物的不断产出真的可以带动经济。
深夜动画作品对地区振兴的带动则要等到21世纪御宅文化进一步发展之后才得以成真。2007年动画《幸运星》的开播让剧中出现建筑的原型鹫宫神社作为圣地巡礼的目的地品尝到了动漫粉丝们带来的经济收益。该神社的新年参拜人数从在动画放映前的9万人到之后的30万人(2008年)、42万人(2009年)、45万人(2010年),在这3年成长为原本的5倍之多,让御宅向动画作品和爱好者们第一次成为了地域振兴的主要向心力。
2011年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让日本的大量地区面临增强地区活性化的刚需。2011年4月,北海道大学观光学高等研究中心的副教授山村高淑出版了书籍《アニメ・マンガで地域振興》(用动漫来振兴地方),在书中借用了《鬼太郎》《幸运星》等作品的例子,成为了论述动画对地方的振兴的第一部系统著作,也提出了到目前为止最受人认可的地域振兴动画三角模型(即题图)。这一三角模型很好地概述了利用动画振兴地方经济的模型:重心是对动画作品的爱和敬意,以制作者、地域、旅游者以及各自的联系为节点展开。在他的理论中,让动画爱好者们将对动画的爱好转移到对动画描写地区的爱好是这一类型的动画成功的关键一环。
尽管已经有了理论上的准备,但2012年《少女与战车》的大热才真正让社会主流意识到动画可观的经济效益。《少女与战车》让其故事的背景城市茨城县大洗町成为了日本乃至世界闻名的圣地巡礼目的地城市,全町上下都针对《少女与战车》展开了极其深度的合作,仅动画播出后的第一年,来到大洗町的游客就增加了16万人,带来了7.21亿日元的直接经济效益,也让当地居民产生了“动画粉丝就是行走的金钱”的刻板印象。在这之后大量针对地域振兴动画的研究都围绕着《少女与战车》以及茨城县大洗町展开,而之后的不少地域振兴动画也贯彻了这种“在地方取景,作品上映后再与该地区政府共享成果”的发展模式。
当然,随着动漫文化在日本的不断发展,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开始主动尝试利用动画来振兴地方,例如岐阜县多治见市与《烧窑的话也要马克杯》。总而言之,随着御宅经济的发展,动画对于地方振兴的重要作用越来越难以忽视,在日本人口大城市集聚化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地域振兴动画成为了日本许多地方制定地域振兴企划书中的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