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黄【攻毒杀虫止痒药】

名称

Gamboge

玉黄,月黄。

  1. 玉黄
  2. 月黄

藤黄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藤黄科植物藤黄的树脂。在开花之前,在离地3m处将茎干的皮部作螺旋状的割伤,伤口内插一竹简,盛受流出的树脂,加热蒸干,用刀刮下,即可。

【原形态】

藤黄,常绿乔木,高约15-18m。小枝四棱形。单叶对生,几无柄;叶片薄革质,阔披针形,长9-13cm,先端尖,基部楔形,全缘或微波状。花单生或为聚啊伞花序;两性与单性花黄存;花绿白色,无梗;萼片5,花瓣5;雄花通常2-3朵簇生,雄蕊多数,花丝短,花药1室,横裂;雌花具退化雄蕊12枚,其基部合生而环绕子房周围,子房上位,平滑无毛,柱头盾形,为不整齐之裂片或瘤块,4室。浆果,径约2cm。种子4颗。花期11月,果熟期次年2-3月。

【生境分布】

  • 生态环境:原产柬埔寨及马来西亚,印度、泰国、越南亦产。
  • 资源分布:现我国广东、广西有引种栽培。

性味

酸、涩;有毒。

炮制

  • 藤黄:用时将原药除去杂质,敲碎。
  • 制藤黄:将藤黄与鲜山羊血同煮5~6小时,除去山羊血,晾干,研粉,过100目筛。每藤黄100kg,用鲜山羊血50kg。

性状

树脂为不规则的圆柱形或块状,棕红色或橙色,外被黄绿色粉霜,可见纵条纹。质硬脆,较易击碎,破面有空隙,具蓝褐色略带蜡样光泽。味辛,有毒。以半透明、色红黄者为佳。

藤黄的效果

功效

为藤黄科植物藤黄的树脂。用于痈疽肿毒,顽癣恶疮,损伤出血,牙疳蛀齿,汤火伤。

主治

消肿,攻毒,止血,杀虫,祛腐敛疮。治痈疽肿毒,顽癣恶疮,损伤出血,跌打肿痛,牙疳蛀齿,汤火伤。

用法用量

  •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磨汁涂或熬督涂。
  • 内服:0.03-0.06g,入丸剂。

注意禁忌

体质虚弱者忌服,多量易引起头昏、呕吐、腹痛、泄泻,甚或致死。

藤黄的药方

  • ①治一切痈肿:雄黄、胆矾、硼砂、藤黄、铜绿、皮硝、草乌各一两,麝香二钱。为细末,和蟾酥为条,如笔管大,金箔为衣,用时以醋磨浓,新笔蘸药,涂(肿)毒四围。数次愈。(《祝穆试效方》一笔消)
  • ②治一切无名肿毒:藤黄四两,虫白蜡八两,小磨麻油十二两。先将油煎熟,将成珠,入水不散,再加黄、白搅匀,磁瓶收,面上仍以麻油养之,临用摊贴。(王玷桂《不药良方》风气膏)
  • ③治一切无名肿毒,及对口发背:滴花烧酒,磨藤黄敷,不住手敷之。(《救生苦海》消毒方)
  • ④治跌打损伤,肿毒危重之症,内服外敷皆效:牛黄、冰片各二钱半,阿魏、雄黄各一两,生大黄、乳香、没药、儿茶、天竺黄、血竭、参三七各二两。各研细末,以山羊血五钱,拌晒干透,再磨为粉,加藤黄二两,隔水煮透,去净浮腻,丸如芡实大,晒干忌火烘,以黄蜡为壳包裹。临用以一丸,陈酒送服。(《外科全生集》)
  • ⑤箍毒:五倍子(略焙)一两,藤黄四两,铜青少许,小粉(炒)八两。作锭,用时醋磨涂。(《类证活人书》)
  • ⑥治一切顽癣:鸡脚大黄、硫黄、雄黄、姜黄、藤黄各等分。为细末,菜油调涂患处,七日勿洗浴。(《纲目拾遗》五黄散)
  • ⑦治癞痢头:藤黄一钱,枯矾一钱,轻粉五分,明雄五分。共研细末,用麻油四两,黄白蜡各三钱,熬枯收膏。先剃净头发,后用明矾、川椒各一钱五分,煎水洗净患区,最后涂上药膏,每日涂一次,至愈为止。(《江苏中医》(5):27,1961)
  • ⑧治刀斧木石伤及汤火伤,竹木刺入肉,一切诸伤:真麻油一斤,藤黄八两,虫白蜡八两。先将油入铜锅,次将藤黄捶碎熬透,以麻布滤去渣,加入白蜡,至滴水成珠为度,贮磁罐。其膏夏老冬嫩为宜。敷之即能止疼、止血、收口取效。(《纲目拾遗》神效膏)

标签:

猜你喜欢

下一篇 已是最新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