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真菌病又称外耳道真菌病,是外耳道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当外耳道潮湿、损伤或长期使用广谱滴耳液时,较易受真菌,主要为曲霉菌感染。感染者耳内发痒或不适感,有时感奇痒。检查可见外耳道粉末状物或颗粒物堆积,甚至呈简、块状,真菌学检查中可发现菌丝体及孢子。
本病的真菌种类甚多,主要有曲霉菌,占80%~90%。其他较多的为青霉菌、寻霉菌、毛霉菌及念珠菌等。游泳、沐浴、耵聍缺乏、中耳流脓及耳内长期滴入广谱抗生素溶液、挖耳损伤等均为重要诱发因素。
早期或轻者可无症状。真菌侵入上皮后,可出现耳内发痒及闷胀感。当因炎症而致外耳道表皮脱落,与菌丝体共同形成痂皮,阻塞外耳道或覆于鼓膜表面时,则可出现听力减退及耳鸣。若合并有细菌感染而致上皮下层受累时,则可引起肿胀、疼痛及流脓。
检查所见可因真菌种类及病变程度而异,常见外耳道深部有白色、灰色、黄色或烟黑色霉苔,如粉末状或颗粒物堆积,或绒毛状物附着,甚似发霉一样,有时呈简、块状。揭去苔膜后,可见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表现轻度糜烂、或有少量渗血。
根据外耳道所见,诊断多无困难。真菌学检查中发现菌丝体及孢子,即可确诊。同时做细菌培养,可了解合并感染的情况。
首先用消毒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真菌团块及痂皮,用干棉签拭干后,局部滴用抗真菌药液或薄层涂搽抗真菌软膏。
保持外耳道干燥,戒除挖耳习惯,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激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