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名称

Black False Hellebore

葱葵、山葱、丰芦、蕙葵、公苒、葱苒、葱炎、藜卢、鹿白藜芦、鹿葱、憨葱、葱芦、葱管藜芦、旱葱、人头发、毒药草、七厘丹

  1. 梨芦
  2. 白力芦
  3. 黑力芦
  4. 绿力芦
  5. 力芦
  6. 山葱
  7. 葱葵
  8. 葱苒
  9. 葱炎
  10. 藜卢
  11. 鹿白藜芦
  12. 憨葱
  13. 葱芦
  14. 葱管藜芦
  15. 旱葱
  16. 毒药草
  17. 丰芦
  18. 蕙葵
  19. 公苒

藜芦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百合科藜芦属植物藜芦Veratrum nigrum L.,以根部或带根全草入药。5~6月末抽花茎前采挖根部,除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根多数,细长,带肉质。茎直立。叶互生,广卵形、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达30厘米,宽约10厘米,先端渐尖,全缘式带微波状,基部渐狭而下沿呈鞘状,抱茎;上面青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无毛,平行脉隆起。顶生大圆锥花序,总轴及枝轴均密被灰白色绵毛;雄花常生于花序轴下部,两性花多生于中部以上;枝轴基部有披针形苞片1枚,背面及边缘密被细绵毛;花多数,花梗基部具1小苞片,背面有细绵毛;花被6,紫黑色,卵形,先端尖或钝,基部渐狭,长5~6毫米,宽约2毫米,上面光滑,下面被绵毛;雄蕊6,花丝丝状;子房卵形,3室,花柱3裂,先端外展。蒴果卵状三角形,长1.5~2厘米,熟时2裂。种子多数。花期7~8月。果期8~9月。

性味

苦辛,寒,有毒。

性状

干燥根茎,短粗,表面褐色。上端残留叶基及棕色毛状的维管束。须根多数,簇生于根茎四周,长12~20厘米,粗约3毫米,表面黄白色或灰褐色,有细密的横皱,下端多纵皱。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粉质,中心有一淡黄色纤细的木质部,易与皮部分离,味苦辛。以根粗坚实,断面粉性者为佳。

藜芦的效果

功效

百合科藜芦属植物藜芦,以根部或带根全草入药。 主治中风痰涌,风痫癫疾,黄疸,久疟,泄痢,头痛,喉痹,鼻息,疥癣,恶疮。

经脉

肺经;胃经;肝经

主治

吐风痰,杀虫毒。治中风痰涌,风痫癫疾,黄疸,久疟,泄痢,头痛,喉痹,鼻息,疥癣,恶疮。此外,以本品研末外渗,有灭虱功效。又近用以杀灭蚊蝇及其幼虫,也作农药杀虫剂及兽医作催吐药使用。

  • ①《本经》:主蛊毒,咳逆,泄痢,肠澼,,疥瘙,恶疮,杀诸虫毒,去死肌。
  • ②《别录》:疗哕逆,喉痹不通,鼻中息肉,马刀,烂疮。
  • ③《药性论》:主上气,去积年脓血泄痢。治恶风疮、疥癣、头秃,杀虫。
  • ④《本草图经》:大吐上膈风涎,暗风痫病,小儿鰕齁;用钱匕一字则恶吐人,又用通顶,令人嚏。
  • ⑤《四川武隆药植图志》:治毒蛇咬伤及杀虫用。

用法用量

  • 内服:入丸、散,0.3~0.6g。
  • 外用:适量,研末,油或水调涂。

注意禁忌

1.体虚气弱及孕妇忌服。

  • ①《本草经集注》:黄连为之使;反细辛、芍药、五参,恶大黄。
  • ②《纲目》:畏葱白。服之吐不止,饮葱汤即止。
  • ③《本草从新》:服之令人烦闷吐逆,大损津液,虚者慎之。

2.不宜与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同用。

藜芦的药方

  • ①治诸风痰饮:藜芦十分,郁金一分,为末。每以一字,温浆水一盏,和服探吐。(《经验方》)
  • ②治中风不语,喉中如曳锯声,口中涎沫:藜芦一分,天南星一个(去浮皮,于脐子上陷一个坑子,纳入陈醋二橡斗子,四面用火逼令黄色)。同一处捣,再研极细,用生面为丸,如赤豆大,每服三丸,温酒下。(《经验后方》)
  • ③治头痛不可忍:藜芦一茎,暴干,捣罗为散,入麝香麻子许,研匀吹鼻中。(《圣济总录》吹鼻麝香散)
  • ④治头痛鼻塞脑闷:藜芦(研)半两,黄连(去须)三分。上二味,捣研为散,每用少许,搐入鼻中。(《圣济总录》通顶散)
  • ⑤治黄疸:藜芦着灰中炮之,小变色,捣为末,水服半钱匕,小吐,不过数服。(《肘后方》)
  • ⑥治老疟久不断者:藜芦、猪牙皂(炙)各一两,巴豆二十五枚(熬令黄)。依法捣,蜜丸如小豆。空心服一丸,未发时一丸,临发时又一丸,勿次食。(《补缺肘后方》)
  • ⑦治久疟不能饮食,胸中郁郁如吐,欲吐不能吐者,宜吐,则已:大藜芦末半钱,温虀水调下,以吐为度。(《素问病机保命集》藜芦散)
  • ⑧ 治诸瘑疮,经久则生虫:藜芦(去芦头)、白矾(烧灰细研)、松脂(细研)、雄黄(细研)、苦参各二两(锉)。上药,先捣藜芦、苦参为末,入猪脂一斤相和, 煎十余沸,绵滤去滓,次入松脂、雄黄、白矾等末,搅令匀,待冷,收于瓷合中,旋取涂之,以瘥为度。(《圣惠方》藜芦散)
  • ⑨治鼻中息肉渐大,气息不通:藜芦三分(去芦头,捣罗为末),雄黄一分(细研),雌黄一分(细研)。上药,同研令匀,每用时以蜜调敢,用纸拈子,展药,点于息肉上,每日三度,则自消化,不得涂药在于两畔,恐涕落于药上。(《圣惠方》)
  • ⑩治牙疼:纳藜芦末于牙孔中,勿咽汁。(《千金翼方》)
  • ⑾治白秃:末藜芦,以腊月猪膏和涂之,先用盐汤洗,乃敷。(《补缺肘后方》)
  • ⑿治头生虮虱:藜芦末掺之。(《仁斋直指方》)
  • ⒀治疥癣:藜芦,细捣为末,以生油调敷之。(《斗门方》)
  • ⒁中风,牙关紧闭。用藜芦一两,去苗头,在浓煎的防风汤中泡过,焙干,切细,炒成微褐色,研为末。每服半钱,小儿减半。温水调药灌下。以吐风涎为效,末吐再服。
  • ⒂误吞水蛭。用藜芦炒过。研为末,水送服一钱将水蛭吐出。
  • ⒃治中风闭证,脉滑实;癫痫有浊痰壅塞胸中,上逆时发;误食毒物,停于上脘者 防风、炒瓜蒂各三两,藜芦一分至一两。为细末,每服约半两,韭汁煎去渣,徐徐温服,以吐为度。(《儒门事亲》三圣散)
  • ⒄治癣立有神效 藜芦根半两,轻粉二钱半。上为细末,凉水调,搽癣上。(《普济方》)
  • ⒅治疥疮已效 藜芦一味,不拘多少。用盐少许,以鲫鱼煎油涂。(《朱氏集验方》藜芦散)
  • ⒆治反花疮 藜芦末、猪脂各二两。上二味相和,调如糊,涂疮上,日三五度。(《圣济总录》)
  • ⒇治一切疮疽,胬肉突出,不问大小长短 藜芦一味为末,以生猪脂和研如膏,涂患处,周日易之。(《外科枢要》黎芦膏)
  • (21)治风屑极,燥痒无时 藜芦根不拘多少,为末,先洗头,须避风,尤要候未至十分干时用药掺定;须用药末入发,至皮方得,紧缚之两日夜,次日全无,亦不燥痒,如尚有些少,可再用一次效。(《普济方》)

标签:

猜你喜欢

  • 铜绿【攻毒杀虫止痒药】
  • 藤黄【攻毒杀虫止痒药】
  • 猪骨【攻毒杀虫止痒药】
  • 番木瓜【攻毒杀虫止痒药】
  • 皂矾【攻毒杀虫止痒药】
  • 枯矾【攻毒杀虫止痒药】
  • 大蒜【攻毒杀虫止痒药】
  • 蛇床子【攻毒杀虫止痒药】
  • 蜂房【攻毒杀虫止痒药】
  • 木鳖子【攻毒杀虫止痒药】
  • 上一篇 苍耳
    下一篇 硫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