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可能已经学过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课本范围。历史中有无数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发现。今天,我为大家搜集了关于古代的六种避讳类型的历史知识,赶快来看看吧。
在古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在说话或写文章时,要避免直接称呼含有君主、圣贤、尊亲属名字的词语,要用其他词语代替。同时,也必须防止其他人利用名字来掩盖人身攻击和冒犯他们的祖先。这就是所谓的禁忌。
禁忌,这种规定最早出现在周朝。《杨公闵公元传》中说:“春秋为尊者,亲者,贤者所忌。”这是禁忌的一般原则。根据这个总的原则,禁忌制度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不断地被修改和扩充,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但又苛刻的制度。
完整的禁忌体系是复杂的,在涉及到一系列禁忌问题时,我们不得不小心处理,因为它是封建统治者手中非常有用的工具。很多时候明明没有什么大的错误,统治者却可以通过犯忌讳,犯一个或大或小的罪来惩罚他们,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根据史料,我们大致可以总结出六类禁忌。
一.民族禁忌
国讳,故又称君公讳。这个禁忌等级是最高的,包括皇帝在内的整个国家都必须遵守规则。最初,禁忌仅指皇帝本人及其祖先的名字,但后来范围逐渐扩大。皇后和她祖先的名字,皇帝的话,前代的爵位,皇帝的谥号,皇帝的陵墓名称,皇帝的十二生肖,都包含在这个禁忌的范畴里。
第二,家庭禁忌
家族禁忌又称私人禁忌,是指家族内部避免提及父亲和祖先名字的规则。其实这是禁忌延伸到家庭的表现,也象征着封建社会父权制的伦理观念。可惜,很多人都成了这个规则的牺牲品,李贺显然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因其父名晋肃,“晋”音与“金”音相同,因家族禁忌不能考进士。即使他才华横溢,也无法展现自己的抱负,27岁就因抑郁症去世。
第三,内部禁忌
内部禁忌又称针对女性的禁忌,在家庭内部也有实行,但不同的是,家庭禁忌避开父亲和祖先的名字,而内部禁忌避开母亲和祖先的名字。《礼记·曲礼》有句话:“女子不出门。”
第四,禁忌
这就是《杨公传》中所说的“圣贤之讳”。是封建社会尊重的圣贤的禁忌。这个禁忌的对象每个朝代都不一样。一般来说,要避开的圣人有老子、孔子、孟子等。汉朝以后,皇帝的名字有时也算在其中。
5.宪法禁忌
古代下级官员称上级为“大宪”、“宪台”,所以所谓宪讳,就是避免上级的姓名禁忌。西晋杨虎城死后,荆州人民对他的恩情心存感激,于是自发避讳,全部改“胡”为“门”。我们最熟悉的是宋人陆游在《老安学笔记》第五卷中的描述:“田登佐为郡,名自讳。谁碰了都会生气,很多官员和士兵都在列。所以各州都称灯为火。上元放灯邀人访州,官在城中刊书单曰:‘州依法放火三日。’"
不及物动词个人禁忌
和这个禁忌相比,没有统一的对象。一般来说,官员自己利用手中的权力迫使手下回避。如果他们不这样做,他们将受到惩罚。这种行为往往会引起公众的不满。官员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威,强行要求禁忌,最后却弄巧成拙,留给大家的不是尊重而是恐惧和厌烦,本末倒置。“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就是最好的例子。州官叫宋天登,他强迫治下的百姓避用他的名字。人民不满意的时候,就有这句千古名句用来嘲讽,表达不满。
有问题自然会有解决办法。你甚至不能因为忌讳而说不出、写不出基本的字。古代避讳大致有五种方式。
第一种是用得最多的换字法,用同义或谐音的字代替原来的字。如《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之初的正月,为了避开主管朝政的秦始皇的名字,改名为“端月”。当时和“郑”是同一个字,要避。
第二种方法是改变地址。这种方法和第一种类似,但不同的是,改字法是为了避讳而要求现人改字,而改名法是将已故的人或已经出现的事物与现物发生碰撞的部分改到需要避讳的地方。例如,在晋代,为了避免司马昭的禁忌,昭君改名为费明。
第三种方法是笔画少,故意少写笔画。在唐代的《郁志宁碑》中,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忌讳,将“天下”一书写成了“三十”。
第四种方法是空字符法,简单粗暴。既然要避开,那就直接空了。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也会被错误地复制和误传。为了避免李世民在编纂《隋书》时的忌讳,唐代官方把王写成了“王充”。后世一些无知之人在抄刻时误写为“王充”。
最后一种是忌名字,如唐代写的《晋书》。为避唐元之讳,公孙渊被称为公孙,而被称为楚。
可以发现,古人不仅注重避讳,而且对避讳也很头疼,就连皇帝也不例外,尤其是明朝的皇帝,为了避讳方便,都用“圣顺”二字作为自己的名字。甚至是重新铸造。禁忌这个规则本来是为了表示尊重,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演变成维护封建政治的工具。正如韩愈在《避讳辩》中斥责的,“父名晋肃,子不得进士;如果父亲的名字叫‘仁’,儿子就不能是人吗?”当一个制度矫枉过正,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它的荒谬而不加反思时,必然导致悲剧。
以上就是有关古代的六种避讳类型内容的全部了,想要了解更多有关的历史趣闻故事、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相关文章的话,就请持续关注古宫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