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先生的《欢喜在人间》,是一本自选小说集,某种意义上说,这不太浓归入文史类。
文史类的书籍其实很多,只是这些书籍偏文化、比较学术,趣味性不足,所以读的人的并不是特别多。我最近在读几本,觉得还不错,可以分享一下。
《中国通史》可以看看。钱穆先生的《中国通史》是用比较简略的方式把中国历史梳理了一遍。这种梳理是比较粗的,但在里面也有不少很细化的东西。论述的观点直截了当,给出的论据也比较详实。能写通史是建立在对中国历史有通透的研究上的。
而钱穆先生的《中国通史》还有一个特点,这是根据给学生上课的课件整理出来的,而这个课程是先生上了很多年的。所以,这本书,相当地口语化,而且把问题说的简洁扼要,通俗易懂。书里面涉及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知识,虽然听过,但都没有更细致的了解,读完能有醍醐灌顶的感觉。
《魏晋清谈》我觉得也不错。这书的作者是“唐翼明”,这书写的是魏晋名士的故事,文字舒缓,趣味十足,可读性非常强。魏晋时期是中国特殊的时期,从文化的角度看,相当于欧洲的“文艺复兴”。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魏晋名士以清谈为主要方式,针对本和末、有和无、动和静、一和多、体和用、言和意、自然和名教的诸多具有哲学意义的命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沈从文、鲁迅、朱自清等人也都著有很多不错的文史类书籍。近现代还有很多的文化和文学大家,不仅仅在文学上有建树,在文化和文史研究上也都有相当的建树。比如鲁迅有《中国小说史略》、《韩文学史纲要》;沈从文有《从文赏玉》《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中国古人历来都很重视家庭教育,家风家训绵延两千多年经久不衰,由于重视教育产生了一大批名门望族。特别从魏晋到隋唐,这些世家大族掌握了整个中华帝国的上层建筑。虽然外面有王朝的皇帝发号施令,但里面其实是靠着这些士族在支撑。比如很夸张的东晋时期,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东晋皇室司马氏跟王导为代表的士族共享东晋王朝,东晋皇帝虽然是晋元帝司马睿,但是很多时候都是要依靠王家才能维持,可以说君主专制在士族时代被极大限制。这样的局面一直延续了四五百年到宋朝普及科举制,才由士族社会向官僚社会成功转型。
《颜氏家训》就是诞生在士族影响国家的时代,作者颜之推就是生活在东晋之后的南北朝时期。生于南朝的南梁,并在南梁为官,后被西魏俘虏进入北朝。他祖上是山东琅琊颜氏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曹魏时颜家出过两千石的高官,东晋的颜含官至侍中,国子祭酒,颜之推是颜含的九世孙。他这本家训被奉为“百代家训之祖”,是历代家训中上乘之作,除了学习古人的家庭教育,本书还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让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那个时代的情形。从这个角度来说,《颜氏家训》又不仅仅是一本家训,还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那个时代历史的珍贵资料。
本书是由唐翼明教授这位魏晋文化史研究专家对《颜氏家训》进行的解读。唐翼明老师对魏晋文化有颇深造诣,若干年前余曾在湖南教育台听过他讲魏晋风度很有收获和共鸣。我过去曾读过陈寅恪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和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对魏晋到隋唐中国士族社会有一定了解,唐老师那次的演讲更加深了魏晋门阀政治的了解。当时他还专门提到了《颜氏家训》,说这本书有相当史料价值,很多研究历史的学者都会参照该书。想不到今天终于在一家书店淘到了这本很不错的家训。这相当于由唐老师带领我们阅读这本经典家训书,含金量可想而知。这也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我们走入这本有1500年历史的古书的难度。
全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前面十二章主要交代《颜氏家训》的背景以及本书在哪些方面能够给我们现代人有启发,我们该如何读这本“百代家训之祖”的书,这可以看作本书的导读。认真阅读前面十二章的内容,为我们了解《颜氏家训》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第二部分就是对原文阅读。本书在第二部分将《颜氏家训》的原貌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直接读原典,同时配上唐老师的一些注释。这样基本上我们可以无障碍的进入《颜氏家训》,任何导读都不能代替原典阅读,我们只有深入其中才能真正感受到颜之推此书的魅力。
《颜氏家训》有七卷二十篇,我印象很深的是《教子篇》和《勉学篇》。我们现在一般都认为胎教思想来源于西方,其实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就在其《颜氏家训》中明确提出“胎教”——“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颜氏家训 教子篇》)。
文中强调了女性一旦怀孕三月一定要注意调养,不看不好的不听不好的东东,这时候准妈妈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腹中胎儿的成长。同时颜之推还提出自己的教育观点,注意把握父母跟孩子的距离做到宽严有度。“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这里就谈到了父母对孩子为什么 要有威严,不是为了摆架子故意造成一种距离,而是让孩子知道与人相处的底线。哪怕是亲如父母也需要留有空间,如果孩子懂了这个道理对他们将来走入社会将大有裨益。任何人都受不了窒息的爱或者因为关系的亲近而失去了尊重,就是恋人之间都无法忍受。但同时颜之推也注意到不能一味严厉,虽然懂得了敬畏,但却缺失了爱这样的教育更可怕。父母对孩子的慈爱这是孩子最需要的,特别在0到3岁如果这个阶段孩子没有接受到父母毫无保留的爱或者父母对孩子的反映漠不关心,都会让他将来成为一个安全感匮乏的人。种种心理问题都来源这,孩子的问题都是原生家庭的问题。
接着,颜之推还谈到了价值观这个教育的根本性问题。他说道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父母很容易犯的错误,只要子女能成功不管通过何种方式何种途径。千百代之下的教育问题何其相似。当时北齐朝廷有一位士大夫也就是政府官员,把孩子送去学鲜卑语和弹琵琶,为了他将来能够亲近上流社会更容易成功。因为当时北齐是鲜卑族建立的,政府要害部门自然都是鲜卑贵族控制,鲜卑语是官方语言。这位父亲可以说也是为孩子前程打算,但这种献媚的方式无益于毒害自己孩子。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就开始告诉他通过趋炎附势来获取成功,这种教育是很成问题的。哪怕取得了事业的成功,也是很危险的,因为孩子学会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颜之推最后发出感叹“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这么独特的教育方法,用这种方式取得的哪怕是宰相那样的高官,我也不愿让孩子去得到。)
其实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孩子做人,成功是小,成人是大,而如果家长从小就把一种错误的价值观灌输给孩子,那是会害她一辈子。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你怎么去画,他就会往哪方面发展。我们应当把孩子教育成大人,而不是处处为自己算计的小人。《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正统的原儒就是培养大人。但在一个逐利的环境下,想做到独善其身是不容易的。所以颜之推很看重的就是个人修养的提高,而提高个人素质涵养很重要的方式就是读书。读书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情怀,可以变化一个人的气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 勉学篇》批驳了一种读书无用论的观点,“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吴;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吴;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於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茶,岂得同年而语矣。”(《颜氏家训 勉学篇》)特别那句“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於无学之富贵也”可谓掷地有声。对当时世家子弟仗着自己祖先的庇荫不读书只追求表面的虚荣,逐渐都成了驽才,感到无比惋惜。书中写道“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履,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南朝的梁国之所以会败亡就是这帮权贵子弟不读书玩物丧志,而国家又掌握在他们手中,他们的浮华堕落败坏了整个社稷的根基,导致了最终南朝被北朝吞并历史命运。
附《颜氏家训 教子篇》
《教子篇》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於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关于《论语·八佾》中的“绘事后素”,我一直不是很明白。读过的几本近现代人写的书,也是众所纷纭,大家都将之归为“素为后”和“素为前”之争。
南怀瑾在《论语别裁》里的解释是:绘画完成以后才显出素色的可贵,以现在哲学的观念来说,就是一个人由绚烂归于平淡。(素为后)
钱穆《论语新解》:古人绘画,先布五采,再以粉白线条加以钩勒。你看绘画,不也是临后始加素色吗?(素为后)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礼文”的“文”有如绘画的文彩,是画在“礼”的白底之上。(素为后)
杨逢彬在《论语新注新译》里从古文里“后”字作动词的用法角度出发,认为素为后的解释更多,也就是支持南怀瑾的解释。(素为后)
唐翼明的解释:后素的意思是后于素。礼仪也是一种文饰,像作画一样,必须先具备本质。如果本质不具备,礼仪就会变成一种虚文,就像画要画在绢上,笑和盼要发生在美女身上。(素为前)
《华杉讲透论语》:呼应上文林放问礼之本,都是讲先有本质,然后可以加文饰。古人在白色生绢上作画,如果那生绢质量不好,不白,画画就不好了。同样,美女的风采,是先有天生丽质,然后化妆,就更加美丽。(素为前)
钟茂森《论语讲记》:明礼之体为仁。先有这个根本,然后讲礼,这就是美上加美。所以忠信是素,素比喻忠信,“绘事”比喻礼。“绘事”是文采,绚丽多姿的文采,看起来很好看,但是好看的文采,必须建立在美好的质地上。(素为前)
个人感觉问题的关键并非素字在前在后的问题,而应该是“素”、“绘”代表什么的问题。也就是“素”代表“礼”还是“绘”代表“礼”的问题,从《论语》文字的逻辑上我是更倾向“素”代表“礼”的说法,也就是以仁为本,以礼节之的说法。而“素为后”的其他解释大多有“灿烂归于平淡”的心灵鸡汤味道。不喜欢。
举个例子,比如《牧马人》里面的朱时茂为啥那么容易就找上老婆了?底子好,“颜值即正义”嘛。
另外,杨逢彬使用统计的方法研究论语,初读令人耳目一新,和金观涛的《 观念史研究》有近似的趣味。但是这种方法拿来出论文可以,我个人是不喜欢的,感觉缺少了文化的韵味。
你的解说遵从的郑玄、皇侃、邢昺、刘宝楠、杨伯峻等诸位先辈的讲法,并从考古的发现的丝织品(咖啡色)进一步否定朱熹的观点,其实用考古的发现来否定朱熹的说法是有瑕疵的,因考古现在没有发现白绢,不等于以后不会发现,也不要想当然的春秋时犹没有白绢。况且以常理推之,蚕吐的丝有白色,自然会有白绢。当然,这样说并是要赞成朱熹的观点,反对郑玄诸贤的观点,除其不同点外,他们双方对礼之本,都有共同的认识和看法:仁为本为内为第一,礼为末为外为第二,联系此章前讲的“礼之本”,甚或《论语》全书,大家对孔子这一认识是无容置疑的。问题大体上是以“素”喻仁,还是以“素”喻礼?若以“素”喻仁,那么“绘画五彩”即是喻礼;若以五彩美人喻“仁”,那么衣服勾白即喻“礼”。区别一是绘画涂彩后的勾白(素),还是在白(素)底上作画。这里想提出我认同的第三种解释。
其实在研读本章时,我的理解也是随上述两种观点沉伏有年,但总觉得有些未安。现在有了较可意的对“素”的第三种理解,故想和各位交流分享。
因此我提出的问题是讲明白“素以为绚”和“绘事后素”的文字意义,其联想,类比的逻辑关系?先看“素以为绚”之“素”,傅佩荣认为指白色服衣,其译文是“白色的衣服就已经光彩耀目了”;唐翼明认为是白色丝绢,其译文是“就像在白色的丝绢上画上那最美丽的色彩”。再看“绘事后素”之“素”,傅佩荣采用的郑玄诸位的见解,其译文是“绘画时,最后才上白色”;唐翼明认同朱熹的说话,其译文是“画画的时候先要用白绢作底,再着色”。孔子如何从“素以为绚”想到、联系、类比到“绘事后素”呢?二者似都没有讲的很明白。
不学诗,无以言。如何从《诗经》的意象,推论出人事的道理,是孔子教《诗》的宗旨。说的极端点,学习《诗经》也可以说是学会“断章取义”,《论语》例子就不举了。言归正传。我理解的“素以为绚”的“素”是指天生的,无雕饰的丽质,就是美人,即素颜之素。我译文为“天生的美人坯子,绚丽夺目!“绘事后素”的“素”是指作画施彩前的素描、白描底稿,译文为“绘画时,先要作好白描底稿,然后再着色!”二者的关系是由美人坯子(丽质)想到作画时先要有好的白描底稿。子夏受孔子耳提面命,领悟、联想到仁为礼之本的道理!仁就是那美人坯子→素的底稿,而礼就是美人表现出来的的“巧笑”“盼”和涂的色彩。若联系《周礼•冬官考工记第六》《考工记》“凡画缋之事后素功。”更觉得作这样的理解,使自己稍得心安,亦离孔子之义不远!这就是我当下的理解,欢迎方家指正!
《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唐翼明)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提取码: et2k
书名:中华的另一种可能:魏晋风流
作者:唐翼明
豆瓣评分:6.9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4-9-1
页数:264
内容简介:
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动荡不安的时代,也是文化史上最奇特最富于创造的时代;既发生了令无数生灵涂炭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也出现了风流鼎盛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这一时期士族兴起,名士群星璀璨,他们反抗礼教,放达不羁,崇尚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他们引发了一次新的百家争鸣,由此带来了哲学、文学、艺术乃至科学的大发展,在中华文明史上开启了人的个体意识觉醒的新时代。
作者简介:
唐翼明,著名学者,作家,书法家。湖南衡阳人。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研究生班,师从国学大家胡国瑞先生,1981年3月提前半年毕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获得硕士学位的人。随即赴美留学,1982年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师从国际著名学者夏志清先生,先后获得硕士学位(1985年)、博士学位(1991年)。
170700
美特网 » 唐翼明(唐翼明先生称从建安到太康,文学的发展呈现出 运动?)
免责声明:本文由舒涵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