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县领导班子 县委书 记 叶 珺 副书记 刘振强任恒志 常 委杨会芳秦 锋王纪安郭世英李全海贾建武张栓全李明 县人大主 任 吴金谋 副主任 张喜成 王存成 管鹏军 万可岗 党建明 薛文祥 刘智杰 县政府县 长 刘振强 副县长 秦 锋 王纪安 苏新会 刘存虎 李卫东 马西亮 刘建成 张晓康 县政协主 席 杨永丰 副主席 王有民 王爱琴 屈 晖
如何把握新常态下的战略发展机遇
——关于新常态下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思考
领导干部网 日期:2015/3/7 14:55:42 来源:
中共华阴市委书记 卢发兴
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由量变向质变转换不可逾越的阶段,这正如矿石火炼成金、蚕茧破口化蝶一样,只有有效跨过这一阶段的种种挑战,经受住经济发展内部诸多因素的裂变和重生,才能获得更优更高的发展质量和水平,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而稳固的经济基础。华阴作为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县级旅游城市,要把握新常态下的战略机遇,推动县域经济在新常态下实现转型发展与质的飞跃,与全国同步够格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把握以下四点要求。
一要树立加快发展的意识,抢抓新常态下的战略机遇。新常态对传统行业和以资源驱动为发展模式的区域而言是挑战,而对以旅游经济为驱动、以生态环境为竞争力的城市而言则是机遇。华阴作为一个以华山旅游为产业支柱的西部城市,在新常态下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这主要是因为华阴与其他县市相比,具有显明的潜在比较优势。
一是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驰名中外的5A级景区西岳华山、历史悠久的西岳庙、北宋名道陈抟隐居修真处玉泉院、4A级景区仙峪风景区、华山御温泉、农垦生态园等著名景点和魏长城遗址、关帝庙等历史文物古迹210余处,将要建成的三个养老养生园、龙柏古镇、华阳金岩沟风景区也将为华阴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推动三产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提供难得的资源优势。2014年华阴旅游人数达68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实现38.2亿元,分别增长了18.6%和21%。庞大的人流为华阴打造消费驱动型经济发展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是生态环境优美。全年气候宜人,平均气温13.7度,年均降水量667.7毫升,六条南山支流横穿境内,水资源丰富,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到27%以上。南依秦岭,北临黄渭的地理环境使华阴生态环境绝佳,成为有山有水,旅游休闲的天然氧吧,更增添了华阴环保发展、生态绿色发展的竞争优势。
三是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处于黄、洛、渭三河交汇之处,秦晋豫三省交界地带,自古就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说,是中原通往西北的必经之地。境内交通发达,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郑西高铁横贯东西,是西安一小时经济圈、黄河金三角经济带的核心腹地。发达的交通使华阴更易于与周边城市形成优势互补、互动发展的良性经济生态圈,更易于拓展旅游经济的合作发展空间。
四是政策叠加优势明显。处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丝绸之路经济带、关天经济区发展规划、陕西东大门建设等经济振兴政策的叠加地带,随着各项振兴政策的实施落地,华阴必将受益良多,发展潜力巨大。
五是城市发展基础良好。按照东扩南接,城景一体的城市建设思路,我们实施了太华路改造、华岳路完善工程,建成了东方名城、凤凰城、盛世名门等一批现代化的商住小区,进一步拉大了城市框架、扩充了城市容积,使城区公共绿地面积达89.46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6.61%,为城景一体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六是后发优势明显。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华阴在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城镇化水平不高,人口居住分散,城市中心经济活跃度低,城市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建设档次不高等问题。虽然城市发展基础良好,但与西岳华山的盛名相比,依然形成较大反差,但这也为今后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投资发展的空间。
新常态下的发展就是经济的转型升级,谁抢先转型、成功转型谁就赢得了先机、抓住了机遇。华阴的诸多优势使得经济转型较为从容。求进可抢占先机,向消费驱动型经济转轨。求稳可强化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稳定经济增长。在未来的发展中华阴既要立足自身优势,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去抢抓机遇,主动转型、赢得新常态下发展的主动权,又要步伐稳健,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平顺换档,避免新常态下的种种风险。在发展中应时刻把握新老两个驱动引擎的平衡协调,做到稳进结合、稳中求进。一是要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这个促进经济发展的老发动机不熄火。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强化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山下留客的问题,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奠定基础。二是要积极开拓创新,建立以消费为驱动引擎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依托华山旅游这个龙头,整合市域内自然文化等各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打造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经济圈。要通过稳进结合、攻守相辅,积极稳妥地推进经济实现转型升级。
二要充分发挥两只手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提高市域经济创新发展能力。一方面,要以政府有形之手把方向,促转型,围绕建立消费驱动型经济模式抓好调控工作。一是要抓科学规划。结合新常态对经济发展的新要求科学谋划“十三五”,优化产业结构,设置产业布局,按照南山北水中文化的发展格局划定经济发展功能区域,完善城市发展框架。紧盯中、省、渭南市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信息化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政策走向,做好项目策划工作,引进一批提神的大项目,带动我市产业向高、精、尖发展,增强市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二是抓环境保护。立足“大华山大旅游大发展”的理念,推动绿水蓝天新华阴建设,严格项目审核,提高企业入驻门槛,对一些污染企业制定搬迁规划,在市域内真正实现零污染源,打造山清水秀的宜居环境。三是抓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种种不法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营造一个诚信、安全,令广大消费者信赖的旅游市场环境,规范市场健康发展。四是抓政策扶持。制定了加快旅游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强对服务类企业的政策扶持,并通过对优秀企业进行奖励等方式,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为第三产业不断繁荣发展增添活力。总之,要以有形之手,为经济整体转型升级创造有力的政策环境。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市场形态是经济规律的显现,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必须破除各种政策壁垒和保护机制,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到锻炼,只有经过市场竞争,才能淘尽黄沙始见金,使市场资源得到最优的配置,使经济发展具备扎实的基础。首先要厘清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界线。把属于市场的事务交还市场,减少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形成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其次,要简政放权。进一步为企业松绑,提高办事效率,减少企业负担。按照法无禁止则许可的原则,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引导企业资本流通,不断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全面深化改革,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释放改革红利,推动新常态下经济稳步发展。
三要优化发展环境,打造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使华阴能在新常态下长期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以消费为驱动的经济模式,最根本的优势就在于两点:一是其对消费的吸引力,能吸引消费者来华阴消费。二是对投资的吸引力。有消费就有投资,消费需求旺盛,投资需求也就旺盛。打造华阴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把华阴打造成一个“吸金洼地”,使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想来华阴、愿意来华阴消费和投资。这有赖于华阴形成一流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旅游环境、投资环境、政治生态环境。不仅要山美、水美,更要人美、城美、文化美、政治美等等。我们讲大美华阴、大美华山就是这个意思,集各种美的特质于华阴,把华阴的美名传播出去,把各地的游人吸引过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人来财聚的吸金效果。
打造华阴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打造一流的吸金环境。
一是要打造一流的政治生态环境(也是法制环境、投资环境)。它的内涵是: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政治环境的稳定性;社会公平正义的保障性;决策执行的高效性等等。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是提高社会事务综合管理能力的保障,是党对经济社会发展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的显现,是确保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和谐发展的基石。要打造一流的政治生态环境,核心是要推进法制华阴建设,通过制度的健全完善,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高效的落实机制、强力的督查反馈和责任追究机制,使公权力的运行始终处于制度监督的框架之内,形成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新常态。要通过依法治党、依法执政、依法治市,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长治久安。
二是要打造一流的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新常态下提升经济发展竞争力的核心优势。它的内涵是: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经过几十年的粗放式发展,到了今天,一切又都返朴归真,曾经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良好生态却成了现代人们竞相追求的奢侈品。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将坚持绿色崛起的导向,按照“山区绿屏、塬区绿网、城区绿景、滩区绿映”的四绿要求去推动生态环境建设,使华阴的绿化覆盖率保持40%以上,让华阴笼罩在一片绿色之中,永久保持勃勃生机。
三是要打造一流的宜居环境。它的内涵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之外,就是城市功能的完备性。包括:交通的便捷性、通讯信息的现代化、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完备性、城市环境的优美性、文化娱乐的丰富性等等。围绕城市功能的完备,我们一是加大路网建设,使华阴的交通更加便捷。完成了滨河大道、东环路、沿黄公路、长城路、八一路、贵妃路等道路建设,拉大了城市框架,为城区与景区进一步融合发展拓展了空间。二是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建设了杜峪河公园、城市文化公园、宝莲灯广场、万亩荷花池等一批旅游休闲设施,使城市形象更加美丽、品位更加突出。三是引水入城,实施“一河两带”计划。围绕长涧河的综合治理,进行蓄水造湖,形成城市建设中的一个新的景点和经济带,并沿湖建设两条直通华山景区的旅游专线,使景区与城区融合为一。四是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服务业。按照PPP模式,引导民间资本入驻公共服务领域,参与城市管理。引进优质企业投资,促进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备。
四是打造一流的旅游环境。它包括:良好的旅游秩序、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地域历史与民俗文化的升华、旅游消费各要素的完备等等。一是要规范服务,确立旅游市场的服务标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使游客游的舒心。二是要提升旅游的硬实力,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只有做好旅游资源的保护,才能使旅游资源更好地展现魅力,使游客感到游有所值。三是要提升软实力,深度挖掘地方的历史、民俗文化资源,策划包装文化类、演艺类旅游产品,使旅游的文化精髓得以活化体现。四是要强化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链的完备,满足游客的基本生活需求。
四要高度关注民生,使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群众。狭义的民生一般指的是群众的刚性需求,例如吃饭、穿衣、住房、医疗卫生、子女教育等保障性的需求,广义的民生指的是民之生活所需,就是人民群众对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有需求就有消费、就有生产、就有投资。从这个意义来说,民生即是最根本的消费,也是最广泛的消费。民之所需是经济发展的导向和源动力,也是经济发展的目的。一切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都是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脱离了最广泛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经济就不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挑战,就必须把关注民生放在首要位置。华阴的根本民生问题就在于民未富。2014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27650元,农村人均收入为8307元,远低于发达地区。其原因:一是华阴农业基础薄弱,人均耕地不足1.1亩,且地质不佳。二是山区塬区群众生活困难,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制约着山区群众的致富速度。三是华山旅游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融合不够,对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没能充分显现。与华山旅游近十年的飞速发展相比,民富的步伐还是略显缓慢,表明华山旅游发展还停留在登山旅游的初级阶段,山下留客,推动华山旅游向城市旅游演变路程还很长。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将重点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做好山区贫困人口扶贫移民搬迁工作,从根本上改变山区群众的落后生活生产环境。二是要落实各种惠民政策和扶贫政策。做好贫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等工作。三是深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通过实施镇村综合改革和合村并组、农村土地确权、退耕还林、林权改革等工作,提高农村人口的财产性收入,推进农村城镇化、社区化发展,彻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四是充分发挥华山旅游对市域经济的带动作用,围绕华山旅游,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群众带来就业岗位的不断增加,提升当地群众的工资性收入。
171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