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和刘秀之间的恩怨到底是什么样的 王莽最后为何落到被分尸的下场

  对王莽和刘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王莽和刘秀之间的恩怨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一个是穿越者,一个是天选之子?

  王莽在史书上记载的不多,可是他作为新朝开国皇帝,做的一些事迹却让所有人匪夷所思。王莽出身在一个富贵家庭,有多富贵呢?他的姑姑是当时权倾中外的太后王政君。可是王莽没想象其他富贵子弟一样遛狗逗鸟,而是整日学习,熟读儒家经典,对人谦谦有礼。

  有一次王莽因为自己的二儿子失手将奴婢打死,对于当时来说这一件很常见的事情,女婢都是主子的私有财产。王莽觉得这件事情非同小可,在惩罚自己儿子的时候,活生生将其打死。也不知当时王莽怎么想的,这样的做法完全是人权平等,欠债还钱,杀人抵命。

  这种事情还看不出王莽有什么特殊之处,只能说待人平等。直到王莽登基为帝后,他的一系列操作让人觉得他是穿越过去的人。王莽登基后第一件事就是土地改革,土地全部归属于国家,禁止买卖。

  对于农耕地,则是按人头分配,不管你是土豪还是地主超出的全部没收。这不是现代的社会主义土地国有化吗?而且还禁止人口买卖,这完全是凭借一己之力推动整个社会前行。

  对商业上王莽将盐,酒,铁矿等等一些重要的产业全部国有化,国家控制经济命脉。甚至对于想做生意没钱的人可以找国家贷款,收取一定的利息。王莽对穷苦百姓特别友好,家里没钱进行丧葬可以找国家进行无息贷款,甚至还在长安城投资许多廉租住宅供贫民居住。

  不得不说王莽的一系列操作是将现代社会的发展搬到古代。可以说王莽的政策都是为国为民,为何最后落地分尸的结局呢?

  这中间有很多因素,一,他的政策侵犯了贵族的利益;二,他的政策太心仪,是不错的治国良策,但是国情不符合他这样搞,大家都不理解,步子迈得太大。三,王莽当政时,各地都发生蝗灾,干旱。

  其实百姓的要求很简单只要有口饭吃就行,但是王莽的政策和贵族有冲突,也因为天灾没能让百姓有饭吃。各地纷纷出现农民起义,起义军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刘秀,在历史上也赫赫有名。

  王莽在位时到一个寓言,将来会有一个叫刘秀的人取代他。这种寓言让那个皇帝听了不气愤,我王莽正在这辛苦地想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却有人想抄自己的老家。

  王莽便开始让人秘密寻找刘秀,刘秀也是命大。当时在京城刘氏宗室一个叫刘歆的人,自己本身也通晓周易八卦也了解这个卦言,也不知他脑子里想的什么,自己给自己改名叫刘秀。第二天就被带进皇宫面见王莽,王莽一看熟人,更加确信这个寓言。

  直接将这个假刘秀咔嚓了,假刘秀成了真刘秀的替死鬼。王莽以为寓言中的刘秀已死,便让手下人停止了找刘秀。

  在天下大乱后,刘秀找准时机,打着“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的名号出山。刘秀还真是汉高祖的九世孙,因为推恩令的缘故,到他这一代沦落成农民。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虽然各地纷纷起义,但都很快遭到新朝大军的反扑。刘秀率领的兵马很快就被新朝大军冲散,追兵在追捕刘秀之时,突遇爆发的山洪,将追兵的路截断,刘秀也得以生存。

  此时刘秀的消息也传到王莽耳中,王莽这才明白这个刘秀才是寓言中的刘秀。为了消灭他,王莽命令四十万大军围剿只有两万大军的刘秀,而且还大军还驱赶上千的虎豹等猛兽准备一举消灭刘秀。这时候的刘秀可以说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可是这时候天降陨石,直接砸向王莽大军的军营中,四十万大军直接被天降陨石砸得七零八散。刘秀也趁机率领骑兵自取王莽大军的主将王邑,王寻两人,在逃跑路上又遇到狂风暴雨天气,上千猛兽也吓得瑟瑟发抖。最后只剩王邑和千余残兵逃回洛阳。

  王莽的大军惨死在天象下灭,也没有什么强大的兵力阻挡各地起义,只落得身亡被杀的结局。

  刘玄在起义军的支持下成为了大家的领袖,起义成功后刘玄将所有对自己有威胁的人都杀了,其中本来也有刘秀。偏偏这个时候刘秀生了一场大病,刘玄觉得一个重病的刘秀对自己产生不了什么威胁,便放过他。

  刘秀也在暗中积蓄力量,在公元25年光复汉室。这就是为什么说刘秀是位面之子,感觉整个世界都在帮助他,什么天降陨石,狂风暴雨。这是一般人享受得了的待遇吗?事实也证明穿越的干不过天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王莽 刘秀

猜你喜欢

  • 三十六计之关门捉贼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树上开花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走为上计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美人计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远交近攻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中山装的由来历史和特殊含义
  • 三十六计之指桑骂槐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