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为何来到秦国?李斯为什么要害死他?

  战国是个大变革时期,在这个风云诡谲的时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悲情人物,韩非就是其中之一,他空有一身才华而无处伸展,令人唏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曾拜在荀子门下学习帝王之术,与辅佐秦始皇嬴政统一天下的李斯是同学。

  众所周知,韩非最终没能善终,他在秦国的监狱中服毒自杀。据《史记》和《资治通鉴》记载,李斯是害死韩非的直接凶手。

  那么,韩非为什么会来到秦国?他又为何深陷牢狱?李斯又为何要将老同学置于死地呢?其中缘由,且听我慢慢道来。

  身怀大才无处用,呕心沥血著名

  《大秦赋》中,韩非不顾李斯再三劝说,在初次面见秦王嬴政时,畅谈天下大势和君王之法,语调抑扬顿挫,口才甚是了得。

  可是在真实的历史上,韩非很难达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境界,因为他有口吃的毛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结巴。

  虽然说话不流利,但是韩非的才华和文笔都远胜于常人,他曾数次上书韩王倡议变法图强,可惜均未被采纳。

  不得已,韩非只能通过著书立说,来阐述自己的治国理念,从而写下《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名篇。

  庆幸的是,这些著作被后人收集在《韩非子》里,并流传至今,让今天的我们能够学习到诸多历史典故。

  为保母国入大秦,身死异乡志不改

  无论是韩桓惠王还是韩王安,都对身怀大才的韩非视而不见。反倒是秦王嬴政,对韩非的才能颇为赏识。

  当韩非的著作传到秦国,嬴政看后竟然发出“如果能与他见上一面,便死而无憾了”的感慨。

  据《史记》记载,为了让韩非入秦,嬴政还特意派兵攻打韩国,韩王安无计可施便命韩非出使秦国。

  然而,韩非来到秦国之后,并没有得到嬴政的信任与重用,反而惨遭李斯和姚贾联手陷害。嬴政听从二人之言,将韩非下狱治罪。

  不过最终嬴政还是选择放过韩非,只是他的赦免诏书晚了一步,在此之前,李斯已经派人送毒药给韩非,并迫使他服毒自杀。

  因为有《史记》和《资治通鉴》两大正史互相印证,所以李斯害死韩非已经成为大多人的共识,因为他嫉妒韩非的才华。

  但是也有观点认为,秦王嬴政才是害死韩非的幕后真凶。因为对于嬴政来说,不能为他所用的韩非,活着就是一个祸患。

  无论世人如何看,此生只想做韩人

  然而在我看来,韩非之死只因他对韩国爱得深沉,怪不得秦始皇,也怨不得李斯!这一点,我们从韩非入秦之后的所作所为中不难看出。

  韩非入秦后,曾两次向秦王嬴政谏言,一是主张存韩,二是揭露姚贾中饱私囊。他这么做并非为秦国,而是在给韩国续命。

  韩非是何等的聪明,他当然知道韩国已是穷途末路,但是身为韩国公子,他无法眼睁睁看着母国被强秦吞灭,所以才一次次不顾生死为韩国谋划。

  或许有人会嘲笑韩非冥顽不灵、格局太小,秦国一统天下已是大势所趋,他岂能以一人之力扭转乾坤。

  可是话又说回来,一个人只想忠于自己的母国又何错之有?韩非有他的自尊和坚持,我们不能强求他像李斯一样舍弃故国一心奉秦。

  就在韩非死后没多久,韩国灭亡,成为秦国的颍川郡。或许对于韩非来说,能以韩人的身份结束一生,已是最好的安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韩非 战国

猜你喜欢

  • 三十六计之关门捉贼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树上开花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走为上计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美人计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远交近攻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中山装的由来历史和特殊含义
  • 三十六计之指桑骂槐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