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后 后宫妃嫔与大臣们的妻女也是什么下场

  对李自成和崇祯妃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后,李自成是怎么对待崇祯的妻儿的?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崇祯九年(1636年),闯王高迎祥兵败黑水峪(今陕西省周至县黑河口),被新任陕西巡抚孙传庭所杀。高迎祥一死,他的部下只好转而投奔李自成,李自成便被推为“闯王”。但初始因着“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策略,李自成败得只剩下十七个人,无可奈何躲去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

  但他注定要成为灭亡明代的那个人,崇祯十一年(1638年)八月清兵发动了第四次入关作战,卢象升在河北巨鹿战死。明廷无可奈何召回孙传庭、洪承畴等人前往辽东防范,第二年张献忠再次反叛,趁着明军主力都在四川追剿张献忠。休养生息的李自成立即出山,赈济灾民一呼百万其势燎原不可扑,一路败陕西总督傅宗年、汪乔年。

  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月,李自成破潼关,杀死孙传庭。明廷要亡了,再也没有人能阻挡他,崇祯十七年(大顺永昌元年,1644年)三月十七日兵临北京城下。当晚李自成与崇祯进行了一场秘密谈判,可李自成提出的条件太过苛刻,双方谈判破裂。两天后兵部尚书张缙彦主动打开正阳门,此时崇祯带着太监王承恩在煤山瞭望,后自缢于景山。

  崇祯死明代灭,国家一旦覆灭,最悲惨的还是妃嫔与大臣们的妻女。崇祯很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他把能处理的等级较高的妃嫔都处理了,太子、永王、定王三个儿子分别被送去外戚家避藏。又哭着对周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周皇后没有拒绝,哭着回了一句妾怎么敢不死便自缢而亡,袁贵妃也自缢(后未死,由清廷赡养)。

  接着是他的两个女儿,十五岁的长平公主被砍去一条胳膊,六岁的昭仁公主被他刺死。天启的皇后懿安张皇后明白自己的结局,她也是一个有骨气的女人,隔帘对崇祯拜了几拜后自缢身亡。所以崇祯与天启的妃嫔,在李自成入城之前,大多便已殉国。李自成入城,崇祯身亡的消息传来后,朝廷的许多大臣以及永安公主、驸马巩永固皆带着全家殉国。

  这一名单至少有上百可能达上千人,包括大学士范景文、户部尚书倪元璐、左都御史李邦华、副都御使施邦昭等等,他们的妻妾子女少有幸存者。世人常说明代是君王死社稷,其实为明代殉身的何止一个崇祯,几乎大部分高官全家与妃嫔都在最后时刻殉了国。剩下活着的,就比较悲惨了,虽然说李自成在入京之初便下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

  可事实上他自己都带头入住紫禁城,收了众多妃嫔宫女,其中有一个叫窦美仪的宫女还被一举封为妃。老大都如此,底下人又如何耐得住,更何况大顺军出身农民。这些人战斗不是为了所谓的远大理想,只是为吃饱饭,有钱娶老婆。让他们真安分守己是不可能的,李自成又没想长期霸占北京城,立个规矩不过是用来看看。

  果然京城秩序很快混乱,妃嫔宫女不够分,就只能去抢明代遗臣的妻女。比如说黎志升就霸占了长安街上一位明代官员的府邸,并让其妻女轮流陪宿,高级将领抢明代大臣的妻女。低级士兵就没办法了,只能去抢民女,这样的情况在当时比比皆是。杀人抢钱不计其数,规定助饷额为“中堂十万,部院京堂锦衣七万或五万三万,道科吏部五万三万,翰林三万二万一万,部属而下则各以千计。

  不给的刘宗敏也有办法,他准备了很多刑具,不给那就上刑具。如此横行霸道,就算他们不退出京城,恐怕京城百姓早晚也会受不了起来反抗。由于吴三桂不愿投降,李自成杀了吴三桂一家老小34口,再出逃西安。临走前,火烧紫禁城和北京的部分建筑,本来以为闯王到不纳粮。可结果却相反,大顺军带给这座城的,只有伤痛。

  或许明代不是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王朝,也不是最辉煌的一个王朝,但明代也有着自己特有的风骨和傲气。倘若各位对明史有兴趣,不妨看一下小编推荐的这本《明代那些事儿》,这本书小编个人也读了好几遍。它不同于大部分历史书籍,语言相对来说较为风趣幽默,读来让人觉得历史原来并不无聊,那些模糊的历史人物都变得鲜活起来。

  此书也将明代十七位皇帝以及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都展示了出来,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颇多,绝对是一本读了还想再读的好书!喜欢明代历史的别错过,点击上方链接便可购买!

  参考资料:《明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李自成 崇祯

猜你喜欢

  • 三十六计之关门捉贼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树上开花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走为上计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美人计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远交近攻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中山装的由来历史和特殊含义
  • 三十六计之指桑骂槐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