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有两个方法保护戚夫人 刘邦最后为何都没有用

  对刘邦和戚夫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不是没办法保护戚夫人,至少还有两个,为何刘邦却都不用?

  刘邦在临死前,其实有一个办法可以保护戚夫人。但刘邦并没有采用这个办法,这是怎么回事呢?

  刘邦想要保护戚夫人,其实有个办法,就是让戚夫人跟随刘如意到赵国去。只要戚夫人跟着刘如意去了赵国,那么以后吕后想打击戚夫人,肯定鞭长莫及,没那么容易了。

  除了这个办法外,刘邦还有一个办法,甚至比这个办法更好,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戚夫人剧照)

  不过,刘邦都没有用。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因为,刘邦一刻都离不开戚夫人。他在临终前,是不愿意离开戚夫人的。除非他死掉看不见了,那样的话,究竟戚夫人去哪里,他也就管不了了。

  而且,如果戚夫人去了赵国,戚夫人知道吕后是想杀她。当吕后要求戚夫人和刘如意进京的时候,他们就可以不奉诏,不到京城里去。甚至就算要到京城去,在军队上也会做好准备,有了防范,就不怕被吕后暗害了。

  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刘邦确实是离不开戚夫人。而且也正是因为刘邦离不开戚夫人,只想和戚夫人待在一起,才会引起作为皇后的吕雉极大的不满,才会那么痛恨戚夫人。而且一个人临死前,他的意志力是非常薄弱的。毕竟是他一个人离开这个世界,到一个未知的地方去。因此,她的心中是有极大恐惧的。他非常希望有一个人能够陪着她。古代那些帝王们,为什么会有殉葬制度?就是因为他们害怕去那些让他们恐惧的地方,希望有人陪他们一起去。

  不过,虽说这是刘邦不愿意让戚夫人去赵国的一个理由,但并不是最主要的理由。

  刘邦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政治家。作为一个成熟政治家,他知道江山社稷才是最重要的。只有确保了江山社稷的稳定,才能够确保一切。而且古人也相信人死以后,生命是可以得到延续的。但是要延续生命,就得靠子孙后代给予他们的庙食。子孙后代给予他们的庙食越多,他们的生活就会越好。所以,于公于私,保住自己的江山都是至关重要的。

  (刘邦剧照)

  尽管让戚夫人去赵国,可以保住她的命。但是这样一来,戚夫人就有可能拥兵自重。道理很简单,戚夫人要保护自己,没有军队是不行的。比如吕后要招她进京,她如果不去,那么吕后必然会带着军队来打她。如果她自身没有军队,怎么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但是如果她有军队,那么她就有可能拥兵自重。一旦拥兵自重,那么赵国事实上就成了一个独立王国,汉朝就形成了两个集团。

  在中国古代,国家从来是不允许两个集团存在的,藩国是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如果藩国不服从中央政府,战争必然会爆发,必然会天下大乱,内部必定会打起来。这种情况,就像晋朝建立以后的“八王之乱”一样。正是因为藩国不听中央的,才会造成这样的悲剧。而汉朝本身,后世也出现过“七国之乱”这种藩国不听中央政府,造成的悲剧。

  所以,戚夫人显然是不可能去赵国的。

  事实上,刘邦不但不会让赵国成一个强大的军事集团,他反而还想要加强措施,保证赵国听从中央。比如,他派周昌去当赵国的相国,就是一个措施。

  (吕后剧照)

  一般认为,刘邦之所以派周昌去当赵国的相国,是因为周昌这个人耿直,可以不听刘邦的话。既然周仓可以不听刘邦的话,因此他就可以不听吕后的话,所以他就可以保护刘如意。

  但恰恰相反,周昌不听刘邦的话,是因为周昌想要保护的,是汉家天下。他认为,如果不执行“嫡长子制”,汉家天下就不能够得到保证。所以,在江山社稷和皇帝之间选择,周昌首先选择江山社稷。

  既然周昌选择的是江山社稷,那么,他就不可能让刘如意拥兵做大。由此可以看出,刘邦派周昌去确实不是为了保护赵王刘如意,而是保护汉家天下。

  总之,刘邦无论采用什么办法,其实都不能够保护戚夫人。

  真正刘邦想要保护戚夫人,还有一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他自己要守规矩。他在当皇帝期间,不要专宠戚夫人,应该对吕后好一点,应该确定吕后中宫娘娘的位置,让中宫娘娘能够统摄后宫。如果刘邦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其实戚夫人是根本不用保护的。恰恰是刘邦做不到这一点,是他自己违反了规则,才造成了戚夫人的悲剧。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刘邦违反规则,戚夫人也有很大的过错。戚夫人当年如果不极力要求刘邦封刘如意为太子,如果表现得大度一点,就像阴丽华把皇后之位让给郭圣通一样,她也尽量守本分,那么,说不定刘邦反而就让她当皇后了。只要她当了皇后,还担心什么?

  可见,也是戚夫人自作自受,怪不得别人。

  (参考资料:《史记》等)

82112

标签: 刘邦 戚夫人

猜你喜欢

  • 三十六计之关门捉贼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树上开花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走为上计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美人计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远交近攻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中山装的由来历史和特殊含义
  • 三十六计之指桑骂槐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