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禁是什么意思(古代宵禁是几点)

导语:《长安十二时辰》最近十分风靡,引起许多读者对唐朝社会现象的探讨。《长安十二时辰》发生在唐朝天宝三年农历正月十四,也就是上元节的前一天。这一天,整个实施“暂弛宵禁”,晚上还有盛大的观灯活动,热闹非凡。在《长安十二时辰》原著第一章《巳正》中,崔六郎对曹破延介绍长安城时说:

“寻常晚上,可不能出来,会犯夜禁。不过今天不必担心,晚上有上元灯会, 暂弛宵禁。”

所谓“暂弛宵禁”,就是指暂时放开“宵禁”,允许百姓夜间出来活动。实际上,在绝大多数的日子里,唐朝都在实施“宵禁”,在夜间,规定的时间内,不允许百姓到户外走动。“宵禁”制度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制度。本文,从《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上元节暂弛宵禁,谈谈唐朝的“宵禁”制度。

一、宵禁的历史沿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古代劳动人民奉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规律,朝廷在制度上实施“宵禁”,禁止夜间的户外活动。宵禁制度在中国历史悠久,《周礼》记载,西周时期,朝廷就设有“司寤氏”,曰:

掌夜时,以星分夜,以诏夜士夜禁,御晨行者,禁宵行者、夜游者。

即,在西周时,就有专门的人负责宵禁,夜间赶路的、游玩的,都要被禁止。

秦汉时期,朝廷对宵禁更加重视,专门设置了郎官来负责执行此任务。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记载:

宿卫郎官分五夜谁呵,呵夜行者谁也。

秦汉时期设置宿卫郎官,专门负责保护城市安全。据魏晋时期的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记载:

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也就是说,在魏晋时期,在每天“钟鸣漏尽”的时候,还夜行不归的人,会被判做罪人。

到了唐朝,宵禁制度更加完善,甚至发展到了历史顶峰。

长安城设有街鼓,街鼓每次敲响,意味着城门、宫门的开启和关闭。在早晨,街鼓一响,城外百姓可以入城,朝廷官员可以入宫。若在晚上,街鼓再响,就意味着长安城的繁华和喧闹要告一段落,长安百姓纷纷归家,游客必须找到客栈落脚,否则被巡逻的官兵发现,要按《唐律》治罪。《旧唐书马周传》曾记载:

先是,京城诸街,每至黄昏,遣人传呼以警众。周遂奏诸街之鼓,每击以警众,令罢传呼,时人便之。

这段话正是描述宵禁前传呼击鼓的情形。

到了晚唐时期,宵禁制度一度松弛,北宋时期,汴京城商业发达,城市格局也多有改变。对城中实际上已经不实行宵禁,仅仅在夜间关闭城门。明清时期,“宵禁”改名为“夜禁”,同样仅仅限制在城门上,对城内百姓的夜间活动,可能会有官府盘查,但并不禁止。

因此可以看出,宵禁制度从西周开始出现,到了唐朝时期发展到了高峰。晚唐时期开始松弛,到了宋明清时期,基本上已经废弛。所以说,作为“宵禁”最高峰的唐朝,最值得分析和研究。

二、唐朝的宵禁:保证作息和打击犯罪

宵禁之所以能在唐朝发展到高峰,有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因为在唐朝之前,城市格局都是以“坊”著称。《长安十二时辰》中也说长安城有108坊,唐朝的首都长安(下图)、洛阳都是里坊布局,城市完全成方格状,每个方格就是一坊,而每个坊的四周都有高墙,并且设置坊门,就像一个个封闭式的“小区”。

​每个坊的行政长官名叫“坊正”。一到晚上,街鼓声一响,坊正就会组织人手关闭坊门。《监门式》记载:

“驾在大内, 宫城门及皇城门钥匙, 每去夜八刻出闭门, 二更二点进入。京城门钥, 每去夜十三刻出闭门, 二更二点进入。”

这里的宫门、城门关闭的时间,大多是固定的。若遇到皇帝不再京城,或是重大活动,开关城门的时间还会随之而改变。到了宋朝以后,城市的格局有了很大改变,很多商户对着坊外开门,坊墙已经不能阻隔坊内百姓,因此宵禁的难度很大,逐渐废弛了。

唐朝宵禁制度如此严格,不禁让人思考:在古代,实施宵禁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有两点主要目的:

第一,强制作息时间,保证生产力的持续。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千百年来的作息传统。在古代农耕社会,没有大型机械,劳动人民是最主要的生产力。国家要想繁荣,必须要有劳动人民不断的付出。因此,限制百姓晚间的活动,是保证劳动者白天生产的有效方式。

第二,有效打击犯罪,维护城市安全。

皇城作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核心,城市的安全异常重要。而夜间,是犯罪的高发期,不管是偷盗,还是聚众斗殴,或是杀人越货者,大多发生在夜间。如果能在夜间把百姓的活动空间进行限制,对减少犯罪,维护城市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下图为《长安十二时辰》中维护社会治安的原万年县不良帅张小敬。)

唐朝实行严苛的宵禁制度,把老百姓在晚间限制在固定的空间内,虽然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但也为庞杂的城市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多好处。只要人们自觉遵守,形成风气,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打击犯罪,也有正面的意义。

三、唐朝宵禁:繁华之下沉寂的夜色

1.宵禁:夜晚的唐朝文化

在严苛的宵禁制度下,唐朝固然繁华,但他的夜色却十分沉寂。唐诗《秋夜吟》前两句:

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

这句诗给我们形象的描绘唐朝夜晚宵禁之后的情形,繁华的长安城,行人绝迹,九衢茫茫。

因为宵禁制度,唐朝的文化生活有其独特性。例如,长安的文人,黄昏时候必须归家,没有“夜场”,更没有“户外活动”。长安的旅客,在黄昏之前已经住在客栈,不能轻易走亲访友。若是朋友傍晚相遇,想要秉烛深谈,那就只能“彻夜长谈”了,天不亮可不能轻易出门,否则就被官府“请”到了大牢里。即使是婚丧嫁娶等礼仪活动,也要在黄昏之前结束。所以说,唐诗中有很多“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孤寂无眠,或者是“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独自思索,却很少出现宋词中“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的夜间繁华情形。可见,宵禁制度,对唐朝的文化,无形中造成了很大影响。

2.宵禁:夜晚的唐朝生活

在传统的时间观念上,昼夜分明,白天和黑夜都以天亮或天黑为分界线,但在宵禁制度下,白天和黑夜的区分则是街鼓是否敲响。古代没有钟表,不可能随时知道时辰,所以会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辛苦赶路的行人,还未到目的地,突然听到街鼓声,留给他的只能是紧张和惶恐。在唐朝传奇小说《张无是》中,就是如此:张无是赶路回家,突然听到闭门的街鼓声,为了不被巡逻兵发现,他只能在桥下凑合一夜。

诸如这种情况,不仅仅发生在旅行者身上,农民、商人都会遇到。所以,为了配合“宵禁”,老百姓不得不空出时间,以免以身试法,这样就造成了百姓生活的的间断性。

四、宵禁对唐朝的意义和对历史的影响

繁盛的唐朝,开元盛世时,长安城的宵禁一直持续,只有在上元节这样的日子才能被临时“暂弛宵禁”一日。可见这项制度对唐朝影响深远。整体来说,宵禁制度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第一,唐朝严苛的宵禁制度,对维护社会治安、提高生产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上文已经论述,唐朝之所以重视宵禁制度,是建立在保证作息时间和打击夜晚犯罪的基础上。因此,宵禁制度对于对维护社会治安、提高生产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第二,宵禁制度造成了唐朝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宵禁制度造成时间和空间的不连续性,在唐朝文化,包括诗词文化在内,都有深远的影响。另外,宵禁制度对唐朝百姓的生活,也有很大的限制,这种限制,对唐朝百姓的生活、商业都有较大影响。

第三,宵禁制度限制了城市的活力。

再繁华的城市,如长安、如洛阳,当黄昏来临,街鼓声响,一切社会活动戛然而止。对农业影响或许不大,但对商业等领域存在不可忽略的影响。商户夜晚不能开张,百姓夜晚不能入市,也不能在夜晚走亲访友,对城市活力有了较大的限制。

第四、宵禁制度限制了各层级之间的社会交流。

隋唐时期,上流社会还是以门阀贵族和士大夫阶层为主,下层社会以农民、商贩为主,由于在白天大家各有所忙,到了晚上实施宵禁,各个社会层级之间没有交往的时间,因此可以说,宵禁制度阻碍了唐朝各层级之间的社会交流。

任何社会制度都是历史沿革的产物,宵禁制度从西周到唐朝,已经有了近2000年历史,唐朝将其完善并发展到了顶峰。但到了晚唐之后,宵禁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终被废弛。即使如此, 不能否认宵禁制度的特殊存在和历史贡献。

本文参考资料: 马伯庸《长安十二时辰》原著;《新唐书》《旧唐书》《周礼》《史记》《三国志》《全唐诗》《监门式》等。

80040

标签: 几点 古代

猜你喜欢

  • 三十六计之关门捉贼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金蝉脱壳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树上开花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走为上计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假道伐虢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美人计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三十六计之远交近攻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
  • 中山装的由来历史和特殊含义
  • 三十六计之指桑骂槐的原文意思和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