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常识高中政治

1.高中政治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经济生活》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包括三课: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以及综合探究——正确对待金钱。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的知识要点:1.商品的定义及基本属性(提示:商品的定义主要强调它的交换特征;对商品的基本属性只要做一般性了解即可);2.货币产生的原因及其本质;3.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提示:为什么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作一般了解即可);4.纸币产生的原因、纸币的定义、纸币的优点(延伸:货币的历史: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其中前两者是商品货币;纸币一样具有价值尺度、储藏手段等职能);5.纸币的发行规律及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的知识要点:1.信用卡的含义及在使用上的特点和优点(提示:教材中指的是广义的信用卡);2.支票的含义、类型及在使用上的特点3.什么是外汇、汇率(提示:外汇定义中的支付手段是广义的;汇率就是货币买卖的价格;必须学会识别汇率升值与贬值;与其他物品一样,货币买卖的价格——汇率也由供求关系决定,主要是受购买力平价的影响);4.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包括两框: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的知识要点:1.影响价格变动与差异的因素:直接与间接因素(提示:变动是时间维度,差异是空间维度;要知道间接因素是如何通过直接因素起作用);2.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包括:需求扩大对价格的影响;需求缩小对价格的影响;供给扩大对价格的影响;供给缩小对价格的影响;3.价格与价值的关系;4.商品价值量的决定;5.企业为什么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及社会劳动生产率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

6.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提示:第一目是重点) 第二框“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知识要点:1.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商品价格变动与商品购买量之间的一般规律(提示:需求法则是针对同一时间而言的,必须假定所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的知识要点有:1.收入水平对消费的影响:当前收入水平,未来收入水平及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的影响2.物价水平对消费水平的影响(提示:源于名义收入与实际收入); 3.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的含义、区别及各自的适用范围4.消费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5.什么是恩格尔系数及恩格尔系数大小变化的含义。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知识要点:1.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及求实心理所引发的消费现象的表现及对它们的评价(提示:如何区分从众与攀比);2.若干值得倡导的消费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提示:它与提倡贷款消费矛盾吗?);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提示:与鼓励消费矛盾吗?)。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包括: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第五课 企业和劳动者;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以及综合探究——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包括两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知识要点有:1.生产对消费的决定性作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消费对劳动力再生产的作用;3.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及意义(提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准确表述);4.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科技、培养人才;改革落后的生产关系。第二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要点有: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2.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的含义、作用;3.混合所有制经济;4.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及准确理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5.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的含义、作用;6.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7.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

第五课“企业和劳动者”包括两框:公司的经营;新时代的劳动者 第一框“公司的经营”的知识要点有:1.公司的特点;2.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的异同3.公司的组织机构;4.国有企业为什么要以公司制为方向;5.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6.企业兼并与破产。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 的知识要点有:1.劳动的意义;2.就业的作用;3.我国的就业问题;4.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国家该怎么做;劳动者自己该怎么做;5.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自主择业、竞争就业、职业平等、多种方式就业;6.劳动者享有的主要权利;7.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包括国家如何维护劳动者权益;劳动者本人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

第六课“投资的选择”包括两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股票、债券和保险。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知识要。

2.高中政治经济学常识

好处一:减轻进口成本 抑制输入性通胀

进口能源和原料价格上涨,会抬高整个基础生产资料的价格。如果人民币升值,能使国内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好处二:减少贸易顺差 缓和贸易关系

人民币适当升值,不仅有助于缓和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系,减少经贸纠纷,而且能够树立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良好国际形象

好处三:大多数行业将受益

中国大多数行业,特别是对进口大宗商品依赖度高的行业,如石油加工和天然气生产行业、金属加工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和金属采矿行业会从人民币升值中受益。

好处四: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我国出口长期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扩张,结构得不到优化。人民币升值能推动出口企业改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在国际分工中地位

弊端一:冲击出口企业

人民币若升值,为维持同样的人民币价格底线,出口产品外币价格将提高,会削弱价格竞争力;而要使外币价格不变,势必挤压企业利润空间。

弊端二:不利于我国引进境外直接投资

人民币升值会对即将前来中国投资的外商会产生不利影响,会使他们的投资成本上升,他们可能会将投资转向其他发展中国家。

弊端三: 加大国内就业压力

因为我国出口产品的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就业需求量大,出口企业受影响必然会减少职位需求,加大就业压力;来中国投资的外商数量如果减少,会使国内就业形势更为严峻

弊端四:热钱流入 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

人民币如果升值,大量境外短期投机资金就会乘机而入,大肆炒作人民币汇率,助推股市、楼市泡沫的形成,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

3.高一政治经济学常识有哪些

易错点1 凡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

易错分析: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一种劳动产品虽然用于交换,但如果不再具有使用价值,也就不再有价值,那么它就不再是商品。比如有毒的产品、假冒伪劣产品不是商品。

易错点2 跟着价格走就是自觉遵循和运用价值规律

易错分析:价值规律发生作用与自觉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不完全是一回事。价值规律是客观的,其作用也是自发的。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和利用价值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因而,自觉遵循和运用价值规律,不是被动地跟着价格走,盲目地扩大或缩小生产规模,而应该根据价格信号综合各方面信息,从长远和动态中把握价格和供求的变动趋势,进行正确的决策。

易错点3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纸币是劳动产品,用于交换,因而是商品,有价值

易错分析:(1)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是劳动产品这一点毫无疑问,但纸币“用于交换”与一般商品的“用于交换”不是一回事。商品本身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商品“用于交换”是指一方通过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或价值)而获得另一方商品的价值(或使用价值)。纸币“用于交换”,人们的目的不获得纸币的价值即生产纸币所耗费的劳动或纸币的使用价值,而是用它代替金属货币来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正因为如此,纸币才需要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纸币不是商品,其本质只是价值符号,它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职能。

易错点4 凡物价上涨就意味着通货膨胀,凡物价下跌就意味着通货紧缩

易错分析: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的关系:通货膨胀伴随着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等于就是通货膨胀。只有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与物价下跌的关系:通货紧缩伴随着物价下跌,但物价下跌不等于就是通货紧缩。只有全面、持续的物价下跌,才是通货紧缩。

易错点5 通货紧缩,物价下跌,对消费者而言,通货紧缩比通货膨胀好

易错分析:(1)通货紧缩,物价下跌,企业和商家为扩大销售也会相应降价,给消费者直接带来一定的价格实惠。(2)通货紧缩影响企业产品销售和利润增长,增加企业的经营困难,严重的通货紧缩更会影响投资信心和消费心理,导致恶性价格竞争以及经济衰退,从根本上不利于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3)无论是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都不利于经济的平稳发展,都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易错点6 等价交换是指每次商品的交换是等价的

易错分析:等价交换原则是在动态中通过价格波动实现的

更多内容请看/zhengzhi/jingji/17380.html

4.高一政治讲的是经济学常识吗

高一必修一是经济常识,第一单元是生活与消费,包括商品、货币的概念职能、外汇,价格、消费观消费心理,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主要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企业与劳动者,公司等,投资理财的选择,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主要讲了我国基本分配制度,国家财政和税收。第四单元讲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分配,国家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经济全球化。

总体来说讲是比较全面吧,但是基本也就是一些入门常识,是学生了解经济的基础入门知识,不可能涉及的太深太细,大学里面经济学专业会有更详细的讲述,比如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等。

希望能帮到你

5.求,高中政治经济常识知识点

书上其实都有的,你们老师上课也会讲到,上课认真跟着老师思路走就没问题了。

高中政治常考知识点 一、考点分析 经济常识 第一部分基本经济理论 (一) 重要考点 1. 使用价值和价值关系。 2. 价值量与劳动时间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3. 货币的职能。 4.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与流通中货币的关系。

5. 价值规律内容的表现形式和作用的结合。 6. 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与作用。

7.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8. 双层经营机制与农村重新走向联合经营(合作) 。

9. 我国的分配制度必然性 ,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考配的结合 : 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原则。 10. 我国的所有制结构。

11.我国非公有制的地位及作用。 12.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 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地位。

13. 国家的宏观调控 , 尤其是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14.共同富裕。

(二)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 只有商品才有价值 , 价值是商品所独有的 , 有价值就一定是商品 , 是商品就必有价值。 2.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所不可缺少的 , 如果假冒伪劣就不能视为商品。

3. 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与价值无直接关系 , 但存在间接关系 , 将会对社会劳动生产率产生重要的影响。商品的价值量有单位商品价值量和 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价值量之分 , 但多数情况下是指单位商品价值量 , 要注意分清。

4. 如果 l 只羊 =10 斤大米成立 , 这是不考虑供求关系变化情况下 , 得出价值相等。 等式的右边是等价物 , 是直接的物物交换 , 买与卖同时进行即 W-W。

5. 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可以是一般等价物 , 也可以是货币 , 这时买与卖分离。货币产生后 , 交换媒介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 即W-G-W. 6. 纸币不能执行价值尺度 , 有贮藏手段职能。

除执行价值尺度外 ,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纸币不是观念中的货币 , 是货币符号。

假币不是纸币。 7. 价值的表现: 交换价值、等价物、一般等价物、价格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

等价物一一一般等价物一一货币 ↓ ↓ ↓ 交 换 价 值 ←——— 价格 8. 流通中所须的货币量是指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由于货币是指金银贵金属货币 , 因此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也是指金属货币量。

9. 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引起的。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

10. 价格变化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根本性的因素快(定因素)是价值 (社会劳动生产率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变化的重要因素。

在坚持价值决定价格的前提下考察供求关系的影响。供求关系直接影响 价格的变化但不是决定因素。

在货币价值一定的条件下考虑 ,除价值的决定与供求关系的影响 , 还有政策因素、纸币的发行、人们的购买心理等。 11. 等价不是价值与价格相等或完全一致 , 而是相符。

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 , 因此三个作用都基于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违背价值规律的表现 , 结果就是受惩罚或遭淘汰。

12. 社会主义公有制 = 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13.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而不是主导。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是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一个方面表现。

另一方面就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 占优势。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 不是对所有行业所有部门而言的 ,不同行业和部门可以有所不同。

14. 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能再简单地划作是非公有制经济。对混合所有制 经济的性质要具体分析 , 其中国有集体成分仍然是公有的 , 国有集体控股企业 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它体现了公有制的优越性。股份制是资本组织形式和经营形式 , 股份制经济必然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但股份制企业不一定有公有制成分。 15. 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地位不平等 , 但其市场地位是平等的。

16. 合法的劳动收入有: 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的(含国有)劳动工资、奖金津 贴、管理收入、技术收入等 , 凡消耗人的体力和脑力所获得的个人合法收入。 合法的非劳动收入主要是指因资本金生息的收入 , 包括存款利息、股息红利、购买债券的利息、房地产租金等。

按生产要素分配 ,则资金、技术、管理、信息、劳动力、土地房屋(用于生产) 等都可以成为生产要素。按劳分配侧重公平 , 按生产要分配侧重效率 , 但不能说按劳分配只体现公平 , 按生产要素只体现效率。

17. 按劳分配的原因≠ 我国分配制度的原因。 18. 价值规律起作用的途径是通过价格体制 , 供求关系 , 竞争规律进行的。

这被认为是市场经济的三要素。 19. 客观经济手段(经济杠杆)有价格、税收、信贷、利率等。

20.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 , 但是它不否认计划 , 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 21. 政府或政府官员(不含党的组织和村干)部代表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 企业和社会团体的活动不是。

但国家可以通过企业或社会因素进行宏观调控。中国人民银行是金融机构也是国家机构 , 但不是企业法人。

其活动也可以行使国家职能。政府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是直接的 , 但不直接参与管理和从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第二部分 企业和产业 (一)重要考点 1. 企业的经济效益及提高效益的意义和途径 : 企业的兼并与破产。

6.高一政治经济常识总结

1,三面等价原则 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 2,国内生产总值(GDP)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国民生产总值(GNP)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国民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4,GDP=GNP-NFP(国外净要素支付) NFP=外国对本国的要素支付-本国对外国的要素支付 GDP=C+I+G+(X-M) C,消费(支出)。

I,投资(固定投资,存货投资)。G,政府购买支出。

X-M,净出口。 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折旧 5,两部门经济:C+I=Y=C+S I=S 三部门经济:C+I+G=Y=C+S+T I=S+(T-G) 四部门经济:C+I+G+(X-M)=Y=C+S+T I+(X-M)=S+(T-G) 6,消费函数:表示消费和收入关系的函数。

7,APC+APS=1 MPC+MPS=1 8,投资函数:表示投资与利率关系的函数。 资本的边际效率准则:资本边际效益大于等于利率 9,乘数定义:是一个倍数,是用来表示自变量增加引起的因变量增加倍数的概念。

应用前提:(1)存在未得到利用的资源(2)投资与储蓄的决定相互独立(3)货币供应量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 10,加速原理:在原有资本存量已充分利用且技术不变的情况下,产量的增长引起的投资的加速增长。 应用前提:(1)无过剩的生产能力(2)技术水平长期不变(资本产出比不变)(3)不考虑预期(4)生产设备供给及时 11,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仅包括产品市场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12,政府对总支出的影响途径(1)政府购买(2)税收(3)转移支付 13,支出收入模型的理论意义:解释了一定条件下支出水平变动对收入或产出水平的影响,说明了总需求对总收入的决定性作用。

现实意义:为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依据(1)鼓励消费(2)鼓励投资(3)积极的财政政策(4)转移支付(5)限制进口 14,IS曲线表示:产品市场上均衡利率与均衡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反向)。 总需求增加,IS曲线右移。

15,货币需求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16,货币供给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点上所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的通货与银行存款总和。 17,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上均衡利率与均衡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正向)。

交易需求变大,LM曲线向左移动,投机需求变大,LM曲线向右移动,货币供给量变大,LM曲线向右移动。 18,总需求:在一定价格水平上,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总的需求量。

19,长期总供给:在每个企业都发挥了生产能力,而且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时,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供给量。 20,短期总供给:生产要素价格不变,尤其是工资率不变时物品与劳务的总供给量。

21,影响总供给的因素:潜在产出能力、生产成本。 22,失业者:一定年龄范围内,愿意工作而没有工作并且在寻找工作的人。

中国:具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待业登记的人员。 23,自然失业率:是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也是在维持通货膨胀率不变时的最低失业率。

24,奥肯定律:失业率与国民产出成反比。 25,失业的有利影响: (1)对就业劳动者形成外在压力,克服惰性、提高效率。

(2)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3)可以比较灵活地适应经济的发展、周期变化和需要。

(4)实现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最优配置。 26,失业对策:周期失业:刺激需求,抑制供给;自然失业:提供培训、提供信息、反对歧视、消除障碍、鼓励工作。

27,通货膨胀: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张。 28,通货膨胀率:平均物价水平变动的百分比。

29,国民生产总值折算数:衡量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所有物品与劳务的平均物价指数。 30,通货膨胀的原因:(1)货币过量说(2)需求拉上说(3)成本推动说(4)供需混合推进说(5)结构性通胀说(6)惯性通胀说(7)抑制性通胀说(8)外国输入说 31,货币的价值:一定量的货币所能购买的物品与劳务。

32,通货膨胀的影响: 一、对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影响 (1)在工资率既定的条件下,发生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时,短期内有利于雇主,不利于雇员。有利于生产者,不利于消费者,尤其不利于只有固定收入的人。

(2)在利率既定的条件下,发生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时,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有利于银行,不利于储户。(3)在发生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时,对财富储存形式的影响:有利于实物形式,不利于货币形式(4)在税率既定的条件下,发生不可预期的通货膨胀时,有利于政府,不利于普通民众。

二、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三、对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影响 (一)较高的通货膨胀率长期中弊大于利:1、投资率下降2、产业结构失衡3、商品流通秩序混乱4、企业管理水平下降5、金融领域压力增大6、国际收支失衡 (二)通货膨胀对提高就业和产出有利的前提:1、未达到充分就业之前2、通货膨胀是未被预期的3、通货膨胀是温和的 33,经济增长: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是指国民产出的增加,严格地讲经济增长是指潜在国民产出或生产能力的提高。 34,推动经济增长的因素:自然资源、劳动、资本、技术进步。

35,新。

7.高一政治经济常识知识体系

经济常识1.商品和商品经济(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 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的价值量(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货币的职能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3.企业和经营者(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及其作用 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兼并与破产(2)企业的经营者: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4.产业和劳动者(1)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积极发展第三产业(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合同制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国民收入的分配 财政收入和支出 财政的巨大作用(2)税收与纳税人: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6.银行和储蓄者(1)我国的银行:银行的产生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2)公民的储蓄:存款储蓄及其作用 债券与商业保险7.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1)商品服务市场: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 市场交易原则(2)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家庭消费的内容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8.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1)当代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经济全球化 外汇与汇率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2)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 关税 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 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 ⒈商品和商品经济本部分是整个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由商品、货币、价值规律三部分内容组成。

商品包括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货币包括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纸币的产生和发展:价值规律包括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高考政治主干知识导学(经济学常识)把握商品概念还要注意物品和商品转换的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除了要准确把握它们的定义外,还要明确它们与商品的关系:1.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商品的非本质属性,因此,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物的关系,2.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因此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价值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的对立表现在:1.含义不同;同商品的关系不同,在交换过程中二者必须分离,不能兼得,商品生产者要实现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要获得使用价值,必须让渡价值;2它们的统一表现在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主要是考查使用价值、价值、商品三者之间的关系,另外,当前企业要面向市场、重视产品质量,其经济学依据也在这里。

商品的价值量涉及三对概念之间的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单位商品价值量和商品价值总量。这三对关系是复习时的重点和难点,因此一定要彻底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目加以巩固。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如同商品、价值等概念,都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对于货币的职能,重点把握两个基本职能,即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要把握:为什么;表现形式,价格和交换价值的区别,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流通手段要把握:商品流通:表现形式,支付手段与流通手段的区别。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需要储备的学科知识包括现象、原因、影响、对策以及纸币的发行规律等。关于价值规律,重点把握价值、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区分决定和影响作用的不同,还需要把握其与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交易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

此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实施“走出去战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经济结构调整等热点问题都与价值规律的作用有直接关系。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部分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两部分内容组成,具体包括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的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把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区分公有制与所有制、公有与国有、主导与主体三对概念,虽都是一字之差,含义。

8.高中政治题目中常见的经济常识

主观题常用术语 一、经济常识部分 1、是什么类(常见的是图表题要求说明经济现象) 2、为什么类(依据、理由、必要性、意义、作用、影响) 解题思路:两大角度(国内国际);三个主体(国家、企业、个人→劳动者和消费者) (1) 国家 A、国内经济:有利于…… ①实现社义的根本任务、社义本质,社义生产目的; ②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 ③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完善社义市场经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④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⑥具体的时政意义(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社义和谐社会、“两型社会”、科技进步自主创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

B、对外经济: a、本国:有利于…… ①对外贸易的四个作用; ②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 ③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 ④促进对外贸易,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⑤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 ⑥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b、世界:有利于…… ①推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各国经济交流与合作; ②互通有无、调济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③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推动各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c、区域合作交流方面:有利于 ①优势互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②促进区域经济合作交流,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③巩固和扩大合作区域内的市场,增强区域合作地区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④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共同繁荣。等等 (2)人民:(劳动者、消费者)有利于…… ①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②调动劳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③增强意识(市场和竞争等),树立正确的观念(消费观等); ④维护合法权益 (生命财产安全)。

(3)企业: (1)国内:有利于 ①提高市场竞争力,争夺占有市场; ②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 ④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和形象,获得更多利润和收益; ⑤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2)对外:有利于 ①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②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提高国际竞争力与产品的国际化水平 3、怎么办类(措施、策略、思路) 解题思路:国家、企业、个人三大主体 (1)国家 A、生产领域: ①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提高综合国力; ②市场经济的两只手相结合,以市场调节为基础,优化资源配置; ③国家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秩序); ④经济手段(财政/货币/消费/对外政策); ⑤改革和完善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原则、社会保障制度); ⑥深化企业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 ⑦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⑧时政举措(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从宽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补充:三大战略与三大国策 B、分配领域: ①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③坚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逐步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④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取缔非法收入、调整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⑤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民生的投入,加快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C、交换和消费领域: ①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依法打击各类经济违法犯罪。 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③大力发展经济,优化家庭消费结构,提高人民消费水平。 ④倡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倡适度、科学、文明消费。

⑤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加强市场监管,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和法制观念。

D、对外经济领域: ①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 ②加强对外贸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资金,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

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在平等互利的基础开展双边贸易,反对不等价交换,倡导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④推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⑤运用关税等经济手段,加强对外贸易调节,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⑥熟悉和运用世贸规则,解决国际贸易争端。 (2)。

标签: 经济学常识高中政治 经济学 常识 高中政治

猜你喜欢

  • 股票中的浮亏是什么意思
  • 股票增发是利好还是利空?泰慕士增发了吗
  • “秋收起义”什么意思(拼音,读音等)
  • “肘腋之患”什么意思(拼音,读音等)
  • “径廷之辞”什么意思(拼音,读音等)
  • “随俗浮沉”什么意思(拼音,读音等)
  • “巧言利口”什么意思(拼音,读音等)
  • “黑天白日”什么意思(拼音,读音等)
  • “分肌劈理”什么意思(拼音,读音等)
  • “挼挲”什么意思(拼音,读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