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手机越来越普及,也越来越先进,以前充电都需要与电源用线连起来,后来又有了充电保,到现在还有了无线充电,无线充电技术不仅在的机等电器上使用,在许多电能汽车上也使用得比较多,那么无线充电原理是什么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无线充电的原理
无线充电又被称为感应充电,也称为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无线充电是利于近场感应,也就是是电感耦合,由供电设备,比如充电器等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一种装置,这种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进行充电,同时还可以维持自身正常使用之用。
在无线充电中,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一般都是通过电感耦合来进行能量的传送,所以在充民器与用电装置之间是没有线连接的,所以称之为无线充电,使用起来比有线充电要方便很多。
无线充电的发明历史
尼古拉·特斯拉认为可以用特斯拉线圈实现无线供电。但实验没有成功。
1978年,美国发明家约翰·乔治·博格尔开始尝试给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
1989年,日本八电子提出了与WiTricity的磁耦合谐振原理完全相同的电路。
1993年,日本大福公司实现了世界上第一起非接触式供电和输送系统。其理论基础来自奥克兰大学约翰·博伊斯的理论。
1994年,村田制造公司的开发商宣布“磁耦合谐振技术”。
2006年11月,麻省理工学院(MIT)的马林·索尔贾希克成功了2米传输实验。
2009年1月,WiPower公司制定磁共振标准“A4WP”,支持高达50W的功率传输,距离可达5厘米,功率传输频率为6.78 MHz。
2010年7月,无线电力联盟(WPC)制定磁感应标准“Qi”。制定了5W或更小的移动终端的标准。
2012年1月,IEEE发布根据IEEE标准协会(IEEE-SA)的PMA磁感应标准,行业组成电力事务联盟(PMA)。该标准与Qi相似,主要建置一套安全,节能的感应电源标准,并进行智能电源管理。
2015年9月,A4WP与PMA无线充电组织合并成AirFuel Alliance,推动统一无线充电标准。
2019年2月,集成了WiTricity技术与Qualcomm Halo(来自奥克兰大学的Halo IPT)技术。
无线充电的标准
自 2015 年 PMA 与 A4WP 合并之后,目前无线充电剩下两大标准.
Wireless Power Consortium (WPC) 的 Qi标准,由 24 席理事成员共同领导。
AirFuel Alliance (AFA) 的 AirFuel Resonant(A4WP标准)和 AirFuel Inductive(PMA标准),由 15 席理事成员共同领导。
无线充电使用安全方便,这是其的主大特点,便是无线充电的充电效率现在还比较低,而且充电的速度也不快,成本罗高,这些还需要进行克服才能得到更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