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地球板块说
大陆漂移学说
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提出一个新学说,他认为在远古时代(石炭纪后期,约三亿年前),南、北美大陆与亚洲、欧洲、非洲大陆紧密连接,而澳大利亚、南极、印度等大陆也与其相连,全世界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大陆。后来经过分裂,才逐步形成现在这个样子。
其实这一学说最开始是由亚伯拉罕·奥特柳斯在1596年提出,当时的亚伯拉罕·奥特柳斯在他的地理百科全书中提及了美洲是“因地震与潮汐而从欧洲及非洲分裂开去”及“如果有人拿出世界地图,然后仔细观测三大洲的海岸线,就会发现(大陆)分裂的痕迹”。
但是这一大胆的学说兴起了一阵,就被当时的地质学家们否定了,后来逐渐衰落。近十几年来,由于古地磁学、海洋地质学、古生物学的发展,为大陆漂移说提供了新的论据,这个学说又复活了。它同“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说”一起,构成了在地质科学理论上有联系的新地球观。
海底扩张学说
一般来说是应先有海盆,后才有海水,所以一般认为海底的年龄应大于海洋。但是近年来的海洋地质调査却说明海洋底部最老的岩石是1.6亿年,大陆最老的岩石是36亿年,而地球本身的年龄可能是45亿年左右,于是有人提出了海底扩张学说。海底扩张学说认为,大洋中脊裂缝处不断生出新的地壳物质,也就是说由地球软流层涌出热的地幔物质,并随着岩层向外扩张或推移而形成新的洋底。同时,由于地幔物质的对流作用,带动并促使洋壳徐徐向洋中脊两侧移动和扩张。对流载着新形成的海洋地壳慢慢移向消失带——海沟区,并在岛弧——深海沟处俯冲沉入地下,返回软流层,逐渐被熔蚀、吸收。结果地壳物质又重新加入软流层,并慢慢向大洋中脊根部移动。
地球板块学说
地球板块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现今的全球分为六大板块(1968年法国勒皮雄划分),即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板块、澳洲板块等。海洋和陆地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根据这种理论,地球内部构造的最外层分为两部分:外层的岩石圈和内层的软流圈。这种理论基于两种独立的地质观测结果:海底扩张和大陆漂移。
由于板块与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们的交界处发生破坏,而板块本身并不因此而破坏或变形。比如著名的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震最集中的地方,按地球板块说,这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与周围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板块学说进一步认为:洋中脊是地幔物质对流的上升区,海沟是对流的下降区,洋底则由洋中脊处产生,而在海沟处消失,由于洋底扩张速率较快,这样就使洋底每二,三亿年便可更新一次,从而得出洋底地壳的年舲比海洋本身的年龄还要小的结论。
美特网 » 什么是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地球板块说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