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纱帽就是在古装戏剧里文官戴的那种帽子,乌纱帽上有两个展,俗称翅,有圆形、菱形、长方形等不同形状,纱帽翅上装饰不同的花纹,用来区别官的大小。实际官场中的乌纱帽并不是这样。因为是演戏,主要根据剧情、人物性格、舞美需要和角色间的协调调配行头。又因为剧种不同,剧团的设备不同,所以同一角色,不同的剧团演,就可能戴不同的乌纱帽。
乌纱帽始自哪个朝代
用乌纱做帽子最先出在东晋,当时宫官戴这种帽子。乌纱帽作为官服始于隋朝,盛行于唐代,至于乌纱帽作为官的代名词,则是明朝以后的事。
封建社会等级森严,按官阶大小配备车马、仪仗、服饰。据文献记载,陏朝文武官的衣服分为常服、公服、朝服、祭服四种。乌纱帽定为文官的公服,用玉琪和簪导区别官阶。玉琪是帽子上用来做装饰的玉,簪导是用来连结纱帽和头发的物件。当时一品文官纱帽上装饰九块玉琪、二品八琪,三品七琪、四品六琪,五品五琪。五品以上用犀角做簪导,六品以下用象牙做簪导。唐朝对乌纱帽的规定前部分和隋朝一样,接着还补充了y品以下去琪。五品以上都是朱衣素裳,六品、七品为绿衣,八品、九品为青衣。乌纱帽的大小实际指饰玉多少,用它表示官阶。
说起戴纱帽,也不是人人都会的,还须要经过一番训练哩!相传抗金名将岳飞,在一次行军中,偁然单身走进一条狭长的巷里,向一位老人借地方歇脚。那老人接待十分恭敬,岳飞不愿打扰他,那老人说:“太尉不要瞒人,我已经知道底细了”。说得岳飞好不奇怪,便间:“你怎么知道的?”老人答:“我看你走进巷时,一会儿把头偏左,一会儿又偏右,这不是正说明你平日戴惯了长脚纱帽吗?”可见,宋代的大官戴这种纱帽,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美特网 » 乌纱帽始自哪个朝代,最早在东晋开始出现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