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伟大的文学家得迅先生把“孺子牛”这典故运用于诗中,写出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那么孺子牛比喻什么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孺子牛的典故。
春秋时,齐景公治理国家有方,国泰民安。他有六个儿子,最宠爱的是孺子(小儿子)荼。荼幼小的时候,十分活泼天真,齐景公很宠爱这孩子。孩子要什么,他就给什么,并且常常逗孩子玩耍,父子在一起常常玩得非常快乐。
孺予荼年方五岁,活泼伶倒,很逗人喜爱。年迈的齐景公退朝回来,都要陪孺子荼一起嬉戏。
一次景公逗着孩子玩时,孩子噘着小嘴,要求骑在景公的背 上。景公对他百依百顺,满口答应了。为了让孺子开心,齐景公装扮成一只牛,口中衔着缒子的一端,另一端让孺子牵着,孺子学着牧童放牛的样子,一会儿骑在齐景公的背上,一会儿下来牵着绳子,用小树枝拍打齐景公的背,作赶牛的样子。后来孺子高兴起来•牵着“牛”跑起来,齐景公也学着牛叫,跟在后面跑。
突然,孺子不小心,绊倒在石块上,跌了一跤•痛得大哭。齐景公没留神,被绳子拽下一颗牙齿,他不顾自己的疼痛,赶忙上前抱起孺子,连哄带骗地安慰他,极尽疼爱之情。
“孺子牛”就成了一个典故,也成了一个常用的词语。它的意思是甘心做小孩子的牛马,常用来表示对小孩子的溺爱。
此后,“孺子牛”一词有了新的意义,变成了褒义词,常用它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美特网 » 孺子牛比喻什么人?孺子牛的典故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