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菌为冠状耳霉,系土壤腐生菌。冠状耳霉感染的患者几乎全部来自非洲热带雨林地区,主要是尼日利亚。患者大多20~40岁,男性为主,与从事农业劳动有关。
冠状耳霉(Conidiobolus.coronatus)是引起耳霉病的主要病原体,属于虫霉目-新月霉科-耳霉属-德拉霉亚属的菌种,是分布较广泛的昆虫病原真菌,可存在于各种植物的腐烂组织甚至活组织中,以及蚜虫、毛朦、稻田植株上飞虱的尸体中,通常引起昆虫疾病,极少感染人。
主要为鼻肿。始发于下鼻甲黏膜,逐渐扩散至黏膜下层、鼻中隔、鼻窦等,通常累及双侧。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鼻塞或鼻溢液,伴面颊、前额、口唇和眼睑水肿。肿块与深部组织粘连,不能推动,无压痛,表面皮肤无破溃。患者通常无自觉症状,一般情况良好。
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可见嗜酸细胞性肉芽肿,内见短粗、薄壁、分枝或分隔的菌丝,菌丝外围有嗜伊红样物质,称为Splendore-Hoeppli现象。组织真菌培养和菌种鉴定可确诊。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组织病理检查及真菌培养结果可确诊。
首选口服碘化钾,或复方磺胺甲噁唑。上述药物均应服至皮损消退1个月以后。
美特网 » 耳霉虫霉病_Er Mei Chong Mei Bing
免责声明:本文由小医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