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又称化脓性脑膜炎,是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的脑脊膜炎症,其临床特点为发热、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惊厥、嗜睡、昏迷,婴儿可有前囱隆起、颈项强直,并有化脓性脑脊液变化,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或导致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脑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细菌性脑膜炎感染途径途主要包括:①血行感染:存在全身其他部位的感染性病灶,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病菌入血形成菌血症,细菌经血液循环进入颅内引起脑膜炎。②直接扩散:邻近部位的感染灶的直接侵犯(如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脑脓肿、颅脑外伤、颅骨骨髓炎等)。③经脑脊液通路:通过腰椎穿刺或颅脑手术,致病菌进入脑脊液,直接引起脑膜感染。
1.通常急性或爆发性起病,急性期全身症状明显,畏寒、发热和全身不适等,可有咳嗽、咳痰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头痛是突出表现,可出现意识障碍如昏睡、嗜睡、意识模糊等。约40%的患者出现癫痫发作,多见于感染后最初数日。
2.患者有颈项强直、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等脑膜刺激征。老年或昏迷程度较深的患者脑膜刺激征可不明显。
3.病程后期可出现持续发热、反应迟钝甚至昏迷。婴儿及患儿可出现头颅扩大、囟门膨起等症状。
4.部分患者可出现偏瘫、失语等症状。
5.部分患者可有比较特殊的临床特征,如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可出现全身性淤点、淤斑或紫癜。
1.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浑浊,细胞数升高,早期以中性粒细胞占优势,后期以淋巴细胞及浆细胞为主;蛋白升高,多为1-5g/L;糖及氯化物降低;免疫球蛋白IgG和IgM明显升高。抗菌治疗前,脑脊液涂片染色镜检,约半数病人的脑脊液内可见致病细菌。
2.血常规检查
周围血白细胞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占优势。
3.放射检查
(1)CT 早期可正常,病程进展可见脑膜呈线状强化,硬膜下积液可见颅骨内板下新月形低密度区,脑积水显示脑室扩大,脑实质受损可见低密度区和占位效应。
(2)磁共振检查 早期脑膜及皮质呈条状信号增强,脑组织广泛水肿;中期皮质和皮质下梗死;后期可见脑积水、硬膜下积液及脑萎缩。
由于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尤其是脑膜炎双球菌性脑膜炎,可以在数小时内引起生命死亡,必须及早作出正确诊断并进行紧急治疗。
急性起病,有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症状,查体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白细胞升高即可考虑该病。脑脊液细菌图片检出病原菌和细菌培养阳性可确定诊断。在诊断过程中,该病需与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鉴别。
本病起病急,病死率高,后遗症多,应强调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1.抗感染治疗
原则是及早使用抗生素,通常在确定病原菌之前使用广谱抗生素,若明确病原菌则应选用对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
(1)未确定病原菌 第三代头孢的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常作为化脓性脑膜炎首选用药。
(2)明确病原菌 ①肺炎球菌 青霉素。对青霉素耐药者,可考虑头孢曲松。②脑膜炎双球菌 首选青霉素,耐药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氯霉素。③流感嗜血杆菌 氨苄青霉素,可加用氯霉素。
2.激素
激素可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稳定血脑屏障,减少脑膜粘连等并发症,对病情较重且没有明显激素禁忌证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一般用地塞米松。
3.对症治疗
颅高压者予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治疗,发热予对症降温,癫痫可加用抗癫痫药物。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预后与病原菌、机体状况和及早有效的抗生素治疗相关,及早开始的抗生素治疗与支持性治疗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的死亡率降低到10%以下。不过,若治疗延迟,或发生在老年人或新生儿中,则脑膜炎往往致命。周围血象中白细胞计数的降低是预后不良的标志。幸存者偶尔可遗留智力减低、癫痫、脑积水等后遗症。
美特网 »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_Ji Xing Xi Jun Xing Nao Mo Yan
免责声明:本文由小医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