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肥大症_Ru Fang Fei Da Zheng

【医学】【医学百科】小医发布于08-18 阅0
概述

乳房肥大症,即巨乳症。是指由于乳房过度发育所导致的体积过度增大,超过体重的3%,与人体各部分比例明显失调[1]。可伴有肩背酸痛、湿疹、体型臃肿等症状。其发病原因可能是由于乳腺组织对激素敏感性增加和(或)血液中激素水平增高[2],具体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巨乳症为良性乳腺组织增生,多为双侧,也可为单侧,目前主要采取手术治疗。


病因

乳房肥大症的病因尚未明确,部分可能的原因简述如下。

1.原因不明

无明显原因所致乳房肥大。

2.遗传

部分青春型乳房肥大症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

3.肥胖

有研究表明对于体重指数>30kg/m2乳房肥大症患者,乳房的过度增长与患者体重有一定的关联。通过体重控制,部分患者肥大乳房的体积可以缩小到一定程度。而体重指数<30 kg/m2的患者,乳房体积与体重缺乏相关性[3]

4.围妊娠期激素波动

妊娠期乳腺组织对催乳素、孕激素出现高反应性,妊娠相关的乳房肥大症可能与体内激素波动相关[3]

5.药物

某些病例报道提示服用或接触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乳房肥大,如青霉素胺、环孢霉素、丙硫硫胺、蛋白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4,5]

6.其他疾病

乳房肥大可作为其他疾病的症状之一,如重症肌无力、慢性关节炎、桥本甲状腺炎、多缺陷综合征等[3,6]

7.激素或生活方式

环境雌激素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7]


临床表现

1.典型症状

乳房轻度或中度增大,一般并无不适或症状轻微;中度或极度增大,乳房饱满沉重,皮肤紧张,可造成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胸部有压迫感,常伴有慢性乳腺炎和疼痛。因肥大乳房的坠积,牵拉胸罩肩带勒压双肩部,可以产生酸痛沉重的症状,乳房下皱襞因受汗液浸渍和皮肤间断摩擦易于糜烂破溃并继发感染,夏季尤甚。为保持身体轴线的均衡,长期姿势代偿,可导致脊柱畸形和颈椎关节炎[8]。青春型乳房肥大的典型表现是在6个月内乳房迅速增大,此后缓慢增大。部分青少年女性乳房缓慢增大,可伴有乳头的增生,重度青春型乳房肥大可能伴有阴蒂增生。妊娠相关乳房肥大多发生于妊娠开始时或者孕16~20周,如果乳房肥大发生于生育后,可能会影响泌乳功能[9]

2.分类与分度

(1)分类   目前对肥大乳房的分类尚无统一的标准。根据病理及临床症状可分为乳腺过度增生性乳房肥大、肥胖型乳房肥大、青春型乳房肥大。而根据病因学大致可分为:不明原因而自发起病、内分激素刺激和药物诱发引起[10] 。

(2)分度   根据乳房肥大及乳房下垂的程度,可分为轻度肥大下垂(乳头下降1~7cm,切除的乳房组织量<200g)、中度肥大下垂(乳头下降7.1~12cm,切除的乳房组织量200~500g)、重度肥大下垂(乳头下降>12.1cm,切除的乳房组织量>501g)[10]。亦有许多作者根据乳房的体积大小将其分为轻度(400~600ml)、中度(600~800ml)及重度(800~1000ml)乳房肥大和巨乳症(体积大于1000ml),但此类分度方法对临床指导意义有限。


检查

乳房肥大症主要依靠症状诊断。若采取手术治疗,术前需完善以下辅助检查:

1.乳房及全身体格检查

完善全身体格检查,排除心脑血管、肝肾功能等慢性疾病。由乳腺外科大夫完善乳房常规体格检查。

2.乳腺超声或者钼靶检测

排除乳腺其他疾病,以免误诊或漏诊。

3.术前常规检查

血常规、血生化、感染四项、凝血功能、心电图、胸片等。

4.术后病理检查

明确乳腺的性质,筛检恶性病变。


诊断

依据临床症状完成诊断。


鉴别诊断

乳房肥大症,尤其单侧乳房肥大症需与乳房恶性肿瘤、乳腺纤维瘤及纤维肉瘤等相鉴别,以免误诊漏诊。


治疗

乳房肥大症的治疗以外科治疗为主,非手术治疗较少能够产生疗效。

1.保守治疗

针对与体重相关的乳房肥大症,体重控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乳房体积。

2.药物治疗

某些学者报道激素调节剂如他莫昔芬、孕酮等在青少年乳房肥大症中可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疗效并不确切。该类药物亦可应用于术后的预防[7,9]

3.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及药物治疗作用有限,乳房缩小整形术作为乳房肥大症的根本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生理及心理上的压力,术后满意度较高,是乳房肥大症的一线治疗方案[11]。乳房缩小术的手术方法很多,较为经典的有倒T型切口乳房缩小整形术、垂直切口上蒂法乳房缩小整形术、环乳晕切口中央蒂乳房缩小整形术、L型切口乳房缩小整形术,等[12]

乳房肥大症除了产生身体的症状重要的是对心理及社交活动的影响。因此,对患有乳房肥大症的患者,尤其是伴有临床症状时,建议手术治疗。

参考资料

[1] Dafydd H, Roehl KR, Phillips LG, Dancey A, Peart F.  Shokrollahi, K. Redefining gigantomastia.  Journal of Plastic, Reconstructive & Aesthetic Surgery, 2011.  64(2):307–313.

[2] Ohlsén L, Ericsson O, Beausang-Linder M.  Rapid, massive and unphysiological breast enlarge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Plastic Surgery ,1996.  19(6): 160–163.

[3] Dancey A, et al.  Gigantomastia--a classification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Plast Reconstr Aesthet Surg, 2008.  61(5): 493-502.

[4] Sakai Y, et al.  Gigantomastia induced by bucillamine. Ann Plast Surg, 2002.  49(2): 193-195.

[5] Troccola A, et al.  Cortisone-induced gigantomastia during chemotherapy.  G Chir, 2011.  32(5): 266-269.

[6] Sood A, et al.  A patient with congenital hypertrichosis, gum hyperplasia and macromastia.  J Pediatr Endocrinol Metab, 2000.  13(5): 561-563.

[7] Denzer C, et al.  Pubertal development in ob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t J Obes (Lond), 2007.  31(10): 509-1519.

[8] 朱洪荫主编. 中国医学百科全书——整形外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16

[9] Casciola, Cheri(June–July 2005).  Gigantomastia.  Leaven(Chandler, Arizona) 41(3): 62–63.  Retrieved October 26, 2009.

[10] 杨艳清,孙家明.  女性乳房肥大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2011. 27(5): 398-400. 

[11] Hoppe IC, et al.  Virginal mammary hypertrophy: a meta-analysis and treatment algorithm.  Plast Reconstr Surg, 2011.  127(6):2224-2231.

[12] 王炜主编. 整形外科学: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141.


标签: 整形科 乳房肥大症 概述 病因 临床表现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