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抑郁症简称为躁郁症,也有人称为情感性精神病。病状主要为情感的不正常,常伴有行为及思维的障碍。其情感改变的特点为过度的情感高涨或过度的低落,其思维和行为随之相应地改变,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易被人们所理解;因此常常易感染别人。该病发病期间表现情感高涨时称为躁狂,表现为情感低落时称为抑郁。这类患者在一生中可以反复多次发作,两次发作之间谓之间歇期。此时患者的精神状态完全恢复正常。病后其精神状态却很少变为衰退。
首次发病多在16~30岁之间,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此病大多于青壮年开始,每次的病程一般为2~6个月。
本病的病因尚未阐明,可能与遗传、生化和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有关。
躁狂症患者的临床表现有3个特征,即心境高涨。愉快而欢乐;思维奔逸;联想过程加速;精神运动性兴奋。
1.心境高涨
本症始发,患者可先有头痛、失眠等现象,而后出现情感高涨,内心充满愉快和欢乐,患者显得活跃多语,主动与别人交往,觉得任何事情对他来说都是可喜的、美满的,所以不停地追求新鲜事物,但有时又具有易激惹性。
2.思想奔逸
患者联想过程加速,思想内容丰富而多变,常随外界事物的改变而改变,常出现“随境转移”的现象。由于思潮的加速转变,因而有相应的各式各样的行为,忽而做这,忽而做那,但对每一件事情均不能有始有终,结果一无所成。
3.活动增多
由于患者情感高涨,精力过度旺盛,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活动都想参与,因此活动加多。由于患者被动注意易于唤起,因此在活动中易转移目标,一个活动未完又转到另一项活动中去,结果是忙忙碌碌,但什么事均是“虎头蛇尾”,工作效率不高,给人以“百忙”之感。
1.血清皮质激素测定皮质激素分泌异常,表现为分泌增加,正常的分泌昼夜节律打乱,地塞米松不能抑制此种分泌。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黄体生成激素含量测定该病患者黄体生成激素减少。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测定给患者以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脑脊液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检测抑郁症5-HT功能不足表现在脑脊液(CSF)中5-HT代谢产物5-HIAA水平减低。CSF中5-HT的水平与自杀、自杀企图及攻击行为呈负相关。冬季抑郁症发作伴随CSF中5-HT、5-HIAA的减低。
2.精神心理科的检查,属于功能性疾病,但需排除因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的情绪行为改变。
主要应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程特点及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比较相关的精神疾病诊断分类标准而确定。典型病例诊断一般不困难。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有ICD-10和DSM-IV。但任何一种诊断标准都难免有其局限性,而密切地临床观察,把握疾病横断面的主要症状及纵向病程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析是临床诊断的可靠基础。
1.西医治疗
(1)躁狂症治疗绝大多数患者需要住院治疗,严重者需强制住院治疗。应用抗精神病药氯丙嗪、氟哌啶醇、氯氮平有助于快速控制兴奋。
(2)卡马西平锂剂治疗。
(3)丙戊酸钠在锂盐、卡马西平无效时用此药。
(4)电休克治疗严重兴奋躁动者,急需控制病情者适用此法。
2.抑郁症治疗
(1)三环类抗抑郁药 如阿米替林、丙米嗪、多塞平、氯米帕明(氯丙米嗪)等,新一代抗抑郁药有:①选择性5一HT回吸收抑制剂(SSRI):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三唑酮等;②去甲肾上腺素回吸收抑制剂:马普替林、奥普替林、阿莫沙平等;③多巴胺回吸收抑制剂:米那替林等;④选择性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马氯贝胺等;
(2)电休克治疗 适用于严重的抑郁症如自杀、木僵等。
(3)睡眠剥夺疗法 适用于抗抑郁药和电休克治疗效果差的患者。
(4)对难治性抑郁症 可以两药合用,如抗抑郁药+抗躁狂药,抗抑郁药+甲状腺素,抗抑郁药+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等。
(5)自杀预防多在凌晨,应预防 抑郁症有反复发作的倾向,多数应长期维持用药,首次发作者,急性症状控制后,维持用药至少6个月。
抑郁症心理治疗方法能够运用各种心理学的方法,如:精神分析疗法,认知疗法,心灵重塑疗法,暗示疗法等,引导患者进行认知的改变与心灵的重建。
3.中医针灸疗法。
症状缓解经2~3周观察而无复发迹象及并发症者,可作出院处理。出院后,不适于服役。
随访研究发现,经药物治疗已康复的患者在停药后的1年内复发率较高,且双相障碍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单相抑郁障碍,分别为40%和30%。服用锂盐预防性治疗,可有效防止躁狂或抑郁的复发。心理治疗和社会支持系统对预防本病复发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尽可能解除或减轻患者过重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及问题,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并积极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以防复发。
美特网 » 躁狂抑郁症_Kuang Zao Yi Yu ZHeng
免责声明:本文由小医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