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草之父”林占熺事迹简介(详细)
“菌草之父”林占熺的菌草种植技术让很多地方脱贫,“菌草之父”林占熺事迹简介是什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菌草之父”林占熺事迹简介,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菌草之父”林占熺事迹简介
从空中俯瞰今天的黄河阿拉善段,人民会惊奇地发现,漫天飞舞的黄沙正逐渐被一种神奇的绿草覆盖。
这种草名叫菌草,来自千里之外的福建,被誉为“世界菌草技术之父”的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占熺,带着他的科研团队已经在这里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艰苦试验,成功种植菌草3000多亩,菌草正成为沙漠里的绿色屏障、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帮手。
林占熺,出生在闽西山区一个贫寒的家庭。1968年从福建农学院农学系毕业以后,林占熺希望能用学到的农业知识帮助农民过上好日子。上世纪70年代,椴木栽培香菇技术引进到国内,闽西地区是最早一批种植香菇的地方。然而,由于大量消耗木材,当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菌林矛盾”越来越突出。
1983年,林占熺开始“以草代木”技术的研究,大胆尝试用草来栽培食用菌。然而,由于没有参考资料和仪器设备,研究并不顺利,林占熺还因此欠下5万多元的债务。经过三年的摸索,实验室的培养基里终于长出第一朵香菇。
一朵小小的香菇预示着一门新兴学科——菌草学的诞生。当时,一位美国农场主希望买断菌草种植技术,高新聘请他们夫妇俩,但林占熺却把菌草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农民。
1997年,福建和宁夏结成帮扶对子,菌草技术被列为闽宁扶贫协作项目,林占熺和工作队员携带6箱菌草草种直奔宁夏西海固。然而,由于当地气候条件恶劣,有些群众甚至连食用菌都没见过,菌草种植推广并不容易,林占熺尽量简化技术,让当地老百姓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截至2007年,宁夏已经有1.75万个农户参与菌草生产,每户年均增收5000多元。
在林占熺的办公室,摆放着一个特殊的地球仪,密密麻麻的106颗绿色标记,代表着106个推广菌草种植的国家和地区。
在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外,一排排3米多高的绿草生机勃勃。三十多年来,林占熺和团队累计选育菌草品种49个。
在林占熺眼中,这些菌草的价值已经不单单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而是要成为生态治理的重要角色,让沙漠变成广袤的绿洲。尽管即将步入耄耋之年,但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林占熺依然奔波忙碌,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
林占熺山海情
2021年,电视剧《山海情》火爆大江南北。该剧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宁夏西海固贫困群众在政府号召下移民搬迁到贺兰山脚下的闽宁镇,在福建省援助下改造荒滩、开拓家园的奋斗故事,是中国式脱贫的真实写照。
林占熺是《山海情》电视剧中凌一农的原型,被称为“菌草之父”。在党的会议首场党代表通道上,他深情讲述了和宁夏结缘的故事。
时间回到1997年5月,位于宁夏南部山区的彭阳县迎来一位风尘仆仆的客人——林占熺,当时他54岁,是福建省农业专家,菌草技术发明人。
“菌草栽培蘑菇技术相对简单,村民容易掌握,最能帮助贫困群众。”说起那段经历,林占熺爽朗地笑了,“那是我第一次去宁夏,20多年过去了,我都记不清那个村子叫什么名字了。”
林占熺说的那个村,是彭阳县古城镇小岔沟村,那里的村民们可没有忘记他。
64岁的倪忠平就是首批种植户之一,林占熺团队在推广种菇技术时在他家住过,他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和林占熺的对话。
“你在村里有威望,希望你能带头种。有什么困难吗?”
“大棚、棚膜、帘子这些投入有政府支持,但购买原材料的钱不是小数目,很多村民掏不起。”
“这个问题我来协调,跟县上沟通争取贷款。”
“技术上村民掌握得不好,你们走了怕是会出岔子。”
“我会留下几名技术员驻村指导,有问题随时找他们,直到你们熟练掌握技术。”
就这样,在彭阳县相关部门的协调、动员下,一栋栋蘑菇大棚在古城镇小岔沟村、高庄村,白阳镇罗堡村,新集乡姚河村等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彭阳县以北300多公里的银川市永宁县闽宁村,菌草种菇以同样的路径火了起来。2000年,闽宁村一天出售的蘑菇就达60吨,当年的销售额达到1亿元,作为闽宁扶贫协作的第一个产业,菌草种菇成为当地百姓脱贫的重要产业之一,帮助宁夏西海固地区17500多个农户摆脱了贫困,被称为“致富草”“幸福草”。目前,菌草技术和减贫经验已经传播到世界106个国家和地区。电视剧《山海情》真实还原了这段历史。
2021年4月,全国首个菌草科技创新产业园落户宁夏平罗县,林占熺留下一支技术团队,常年在园区提供服务工作。团队成员周兴德告诉记者,袁隆平院士有个“禾下乘凉梦”,其实林占熺也有个“草下乘凉梦”。如今,林占熺的“草下乘凉梦”已经在宁夏变成现实。
山海深情,闽宁情长。现在,林老依旧工作在科技报国一线,问他什么时候正式“退休”,他却豪迈地说:“我将以党的会议为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
林占熺菌草技术
顶着烈日,冒着酷暑,站在福建平潭幸福洋盐碱地一片茂盛的菌草旁,年近八旬的林占熺一脸幸福:“大家请看,这里是重度盐碱地,连木麻黄都无法存活,但是菌草却能稳定生长,特别是采取起垄丛栽方式种植的菌草,其长势旺盛,明显优于其他栽培方式。”“七一”前夕,这位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来到平潭长江澳的菌草基地,向几十位院士专家介绍菌草改良盐碱地和防风固沙生态成效。
长江澳是平潭最大的风口之一,风大沙猛,导致这片区域种下的植物难以成活。2018年,当地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筛选“巨菌草”“绿洲一号”“绿洲三号”等多个适宜治理风口流沙生态的菌草品种,进行试验种植。
“经过4年的试验,我们筛选出的‘绿洲一号’菌草,可以在含盐量9‰以下的盐碱地种植生长。菌草不仅能保持水土和降低土壤的盐碱度,还能作为动物饲草,具有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益。”林占熺说,在党的生日到来之际,能用新的成绩向党组织汇报,“作为一个老党员,我非常激动,也倍感幸福!”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农民的钱袋里”,是这位被誉为世界菌草技术之父、中国扶贫“菌草鼻祖”的老党员始终坚持的科研信念。
20世纪70年代,林占熺调到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工作。那时,国内外食用菌和药用菌人工栽培基本都以林木为原料,砍下树木做成菌棒培育菌类。“锯一车树回来种香菇,值不值得?”在工作中,林占熺意识到“菌林矛盾”和随之可能产生的生态问题,“以草代木”的想法从他脑海中冒了出来。此后,他克服经费不足、设备落后等困难,废寝忘食,刻苦攻关,历经几年的努力,1986年10月,菌草技术终于面世,草本植物也能用作培养基种出食用菌。随后,林占熺的菌草技术屡获各级发明展览会大奖和专利奖。
新技术蕴含着巨大商机,也意味着选择。林占熺说:“我自己是穷苦农民的孩子,深知农民的艰辛。作为党培养的农科学者、共产党员,我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应该用自己的新技术去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摆脱贫困。”
于是,林占熺像菌草一样深深扎根在大地,一头扎进基层开展技术推广。一次去尤溪县推广菌草的路上,林占熺出了车祸,断了两根肋骨。他只在医院住了两天,就带伤出现在工作现场。1997年,菌草技术被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林占熺主动带着六箱菌草,到宁夏十几个县建立菌草产业扶贫示范生产基地。当地冬天滴水成冰,昼夜温差大,林占熺担心影响食用菌生长,便建了半地下室菇棚,利用废弃的窑洞栽培食用菌。他和工作队员常常住在菇棚里,夜间起来检查菇房的温度变化。
多年来,林占熺在宁夏、新疆、陕西、青海、内蒙古和西藏等地推广菌草技术,建设示范推广基地,推动菌草产业成为当地新兴产业,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如今,菌草技术已传播推广到全国31个省(区、市)的500多个县。
在林占熺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个地球仪,上面标着许多红五星。“有红五星的地方,就是我们菌草技术推广到的国家和地区,现在总共106个。”林占熺说。
菌草技术既帮助农民致富,又保护了生态,在国内取得极大成功,也吸引了世界目光。20世纪90年代末,林占熺等中国专家组成员前往巴布亚新几内亚,手把手培训当地民众学习菌草种植,让他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做就成”。“许多人翻山越岭走了几天几夜赶来学习。”林占熺回忆道。如今,菌草技术已为保护生态环境、科技扶贫与技术援外作出了重要贡献。
“只要还活着,就要做下去。”仍然活跃在科研一线、实践“前线”的林占熺笑言自己是“80后”。他说:“作为共产党员,就要为人民奋斗一辈子。”“七一”当天,这位老党员顶着烈日,来到闽西老区龙岩永定区的农村,沿着崎岖的山路,用心调研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问题。林占熺说,经过深入调研,目前已有一定的思路,这些废弃矿山经过菌草的生态修复,不仅要完成绿化,还能形成产业链,为当地经济增长提供发展的新动能,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
这不,他又将出席2022年福建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党的事业要继往开来,菌草事业也要一代代传下去。”林占熺说,“在青年成才的过程中,我愿做一株小小的菌草,为大家提供一点点微薄的养分。”
美特网 » “菌草之父”林占熺事迹简介
免责声明:本文由提供互联网分享,不代表本网的观点和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